锦州古塔区站四小学举办语文作业展示活动 

时间:2023-05-06 08:58 发布于:教育频道编辑:A001  来源:中国都市文化界网

让“双减”落地

让作业“赋能”

——站四小学举办语文作业展示活动

草长莺飞拂堤杨柳,这,是一个万物萌发生长的季节。为深入贯彻国家“双减”政策,进一步落实“五项管理”要求,进一步提升作业设计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古塔区站四小学的语文老师们以“减负提质培素养、激趣增效用语文”为立足点,设计富有特色的创意作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在四月末五月初,学校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语文作业展示活动,精彩纷呈的语文作业,厚重而不失活泼,张扬而不乏内涵。充分展示了学校各个年级语文学习的特色,孩子们引以为傲的同时,也收获了一大批作业粉丝。

语文学习是个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母语环境中,时时处处皆语文,把语文融入更广大的背景中,才能上下五千年纵横数万里广采博收。站四的老师们从孩子的年龄特点学段学情出发,紧密结合教材要求,摈弃繁杂冗长的单调重复性作业,立足语文素养培养,用他们的智慧设计出为孩子们喜看乐做的特色作业,建立了了语文学习与应用的有效链接。

 一年级

诗,是唐朝的一株柳,摇曳在古风河畔。词,是宋朝的一尾鱼,游弋于文化柔波,唐诗宋词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座高峰。从小习得诗词之美,浸润最美文字,是每个中国娃的必修课。一年级的小朋友年龄虽小,但在学诗临摹的过程中,也对诗词加深了理解,他们以诗配画、书写的形式表达了对诗歌的理解和喜爱。不学诗,无以言。沉浸诗教,从小埋下语言文字美好的种子,假以时日,势必会生长出语文素养硕大的花蕾。

二年级 

    回归语文“本真”,在语文基础展示的同时推出实践体验型、素养拓展型语文特色作业,不仅实现了课内外知识的融会贯通,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综合素养,更让孩子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

一笔一画学写字,端端正正学做人。孩子们在书写方块字中领略汉字的魅力,喜欢汉字亲近汉字,更是在书写坚持中锻炼了毅力,锤炼了品格。“语”你有约,“语”你共成长!

三年级 

重新建构作业体系,回归教育本质,回归育人初心。三年组的语文老师们在教学第三单元“节日文化”时,紧紧围绕单元训练点设计了“遇见中国节”——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综合实践作业。孩子们通过搜集整理资料,了解了中国传统节日的风俗和诗词,又参与了相关节日食品的制作过程,从元宵灯谜到清明的雨柳,从中秋的月饼到除夕的饺子,孩子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传统美食的烟火气,更有”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的诗意美好。

四年级 

四下第三单元是诗歌单元,为了达到既落实语文要素又减负增效的目的,四年组的老师们统整单元,设计了分层作业,在诗意语境中读诗--悟诗--写诗,读诗歌之美,悟诗歌之情,写诗意之心。让作业内容从单调无趣走向多元开放。不仅有短程作业读诗写诗,更有长程作业编小诗集。从读者到作者,孩子们享受其中也乐在其中!

五年级 

五下的第二单元以“走近中国古典名著”为主题,落实 “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旨在带领学生走近中国古典名著,产生阅读兴趣,学会阅读方法,并进行延伸阅读,体验读书的乐趣。为了展现学生的个性阅读成果,五年级的老师带领学生们进行了名著人物卡设计活动。

给自己喜欢的名著人物设计名片卡,不仅要根据理解画出人物的画像,还要附上一段性格、事迹介绍,或用一两句话来评价这位名著人物。图文并重的形式,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兼容整合,既增加了作业的趣味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线条勾勒意境,色彩彰显理念。孩子们在制作人物卡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名著人物的理解,完成了一次有趣的个性化阅读之旅。

六年级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六年级第二单元是外国名著阅读单元,在“跟随外国名著的脚步,去发现更广阔的世界”这一主题下,老师们紧扣语文要素的落实,设计了外国名著推介小报设计作业,孩子们课内习得方法,课后积极主动去阅读,然后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变厚为薄,化繁为简,用故事梗概的形式把自己读的书推介给同学。每一张名著小报都是一扇窗,让同学们看到了更广阔的阅读海洋。读来读往,沉淀的是厚重的文学素养,激起的,是阅读的后浪!

作业不应该只是知识的作业,而是与生命成长相关的作业。作业是认真的,学习才是踏实的。一本本书写工整的作业,一行行格式规范的字体,一份份承载美好的创意作业,正如一面面镜子,折射着老师的智慧和同学们的收获。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学而思,思而行,行而悟,让“双减”落地,让作业赋能。站四语文人,一直在路上……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