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古韵的民间项目吸引市民体验传统文化 

时间:2023-04-08 10:35 发布于:传统频道编辑:A001  来源:海口日报

从先秦时期就已出现的清明节气,到形成于唐代的清明节日,再到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祭祀先人、慎终追远,它还蕴含哪些传统民俗文化,还寄托了哪些美好的期盼?又带来了哪些文明新风尚?

4月5日下午,2023年海口市“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由海口市旅文局主办,海口市音乐交流协会承办的“弘扬传统文化,展新时代文明实践风采”二十四节气·清明——音·舞·诗·书·秀大型沉浸式古风游园会在五公祠景区举行,传统民族乐器演奏之美,武术、太极拳刚柔之美,二十四节气主题诗词之美,书法之美及汉礼之韵、汉服霓裳之美与明媚春光相映成趣,为广大市民游客开启一场传统文化品位之旅,提升了人们对传统清明的了解和认知,助力弘扬传统文化。

□本报记者 吴雨倩

沉浸式体验古人民间文化活动

节气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重要传统节日——清明节,其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旅游价值。清明礼俗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礼敬祖先,在祭祀仪式中慎终追远,在踏青郊游中享受春天乐趣的人文气息,对家国情怀的传承,记录着中华民族最朴素的情感。清明,是文化传承与身心调适的重要节日。

今年清明节当天,红墙青瓦、富有文化底蕴的海口五公祠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百余名表演者身着古装,再现古代人“踏青游春”“吟诗作对”“舞拳弄掌”“琴瑟和鸣”“挥毫泼墨”“汉服游园”等形式多样民间文化体验项目,市民游客仿佛穿越了一般,开启了一段沉浸式体验清明传统文化之旅……

以古筝、古琴、琵琶、竹笛等传统民族乐器的演奏者置于古亭中,伴随着优美悦耳的音乐,海南爱乐民族管弦乐团倾情演奏的经典的中国传统民族音乐回响在整个五公祠内,余音绕梁。

在祠堂广场,海南省国文武术研究院带来的太极拳方阵表演,同样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的围观,表演者以太极拳方阵置广场处展示传统套路招式,展现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宇宙和生命的理解和认识。尚武精神,是泱泱华夏数千年的文化传承,由中华武术励志教育基地的教练和孩子们用铿锵有力的武术表演,展示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气概。

海口市朗诵艺术协会的艺术家思古抒怀,倾情奉献了以二十四节气主题诗歌朗诵,表达对古人的追思及人与宇宙自然之间独特的时间观念,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

清明思故人,笔墨寄情深。在五公祠的一隅,微风吹拂着张张白色宣纸,我市数位书法艺术家现场挥毫泼墨,融合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等诗词中展现书写之美,不少市民也纷纷参与到书法体验活动当中。

随处可见身穿汉服的人们穿梭于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之间,让人有一种穿越时空梦回盛唐的感觉。惊艳四座的华服秀典,在飘飘衣袂间倾诉着岁月变迁、惊艳了流转时光……富有古风意境的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的围观,大家纷纷拿起手机拍照留念。

传统文化甘霖滋润百姓心田

趁着春色 正好,阳光明媚,居住在海甸岛的市民陈先生一家早早来到五公祠。他说:“参与到这些活动中,真的让人会有穿越感,穿越到古时候去感受古人是怎么过清明节的,也让孩子能近距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不虚此行。”

市民许女士身着传统汉服参加了活动,她说,活动现场很有汉服氛围,还体验到很多汉服活动,学习到汉服文化和传统文化,通过这样的方式度过一个不一样的清明节,觉得很有意义。市民张女士也穿着汉服,她说,这次活动感觉好像回到了几千年前,现场文化氛围非常浓厚,非常喜欢这样的活动。

这次大型古风游园会活动负责人、海口市音乐交流协会副会长岳世一娃表示,清明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举办这样一次活动也是希望市民游客以一种沉浸式的参与方式,能够乐在其中,喜爱传统文化,自发地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提升我们的民族自豪感。

谈到今年的“清明主题文化活动”时,海南文化学者陈光润表示,清明节这天,全中国的人几乎倾城、倾乡、倾镇出外祭祀,其实是一个民族兴衰存续的重要表示。“今年的清明节开展了多项内容丰富的传统文化活动,感受吟诗作对、琴瑟和鸣的美好,尤其是感悟经典诵读的无穷魅力。台上朗诵者酣畅淋漓,台下聆听者聚精会神,可谓是文化甘霖滋润市民的心灵,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由此得到传承和弘扬。此外,大力倡导绿色祭扫,市民朋友通过手机扫码参与‘云祭扫’缅怀先烈和亲人,在全社会倡导文明、健康、安全、生态的祭扫新风尚。”

大型沉浸式古风游园会活动是2023年“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的首场,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市民游客在欢声笑语中感受古韵、品味传统。不少市民感叹,富有意义的传统文化活动,不仅能丰富大家的文化生活,也能让大家在浓厚的节日氛围中加深传统文化的学习,可谓一举多得。

“我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程度,标志着一个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以及一个民族对传统文化的自觉。”海南省苏东坡文化研究会会长苏子营说。

打造精神文化品牌引领新民俗

我国历史上的节日不少,但经过漫长的历史淘洗,传承下来一直延续至今日的节日,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是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根,它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吸收时代新的基因,如涓涓之流,汇聚成波涛汹涌的大河。

深化传统节日主题、突出文化内涵、吸引群众参与、营造舆论氛围……近年来,海口市旅文局主办的“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紧紧围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经典诵读、节日民俗、文化娱乐和体育健身等多种形式,不断推动传统节日与现代生活相融合,赋予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以新的生命力和感召力,让传统节日文化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浸润人们的精神世界。

经过数年来的努力,“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和教育效果,已成为传承中华文化、建设精神文明的一个响亮品牌,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展示出与时代发展同向而行的强大正效应。

我市文史专家蒙乐生表示,以中国传统节日、节气文化为主题,用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挖传统文化内涵,传递中华文化之美,是“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带来的最大意义。近年来,我市的“文化大礼包”也逐渐“派发”到市民朋友手中。大家在春节、元宵节期间可以欢欢喜喜逛庙会、灯会;清明节期间,群众开展鲜花祭祀、网上祭奠、清明诗会等文明祭祀活动;端午节期间,举办赛龙舟、划旱船等活动;中秋节期间,举办民俗社区团圆赏月等活动,很多家庭自制月饼一起品尝;七夕,越来越多的女孩拿起针线,学着穿针应巧,恋人们也在这天吐露心声、表达爱意;重阳节期间,举办登高、赏菊等……多年来,随着主题活动的常态化、群众化、社会化,传统节日进一步在挖掘中拓展、在参与中弘扬、在传承中赓续。

海口市旅文局文艺科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还将相继开展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的文化活动,融入特色鲜明、内容丰富的主题活动,让大家在欢度佳节中悟初心,在文化自信中续传承。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