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青春,生于少年——新生代女高音李思思 

时间:2023-04-03 10:16 发布于:娱乐频道编辑:A001  来源:大众艺术网

近几年来在HiFi界越来越受到众多乐迷的喜爱的李思思,在她身上有太多的标签:将门之女、天才艺术家等等等等,资深发烧友们称她的声音不仅称得上天籁之音,更具有独特的治愈系,耐人寻味,界内评价:歌动心弦心若旷谷,音色之美通透自然令人眼前一亮,顶级靓绝之声征服所有听众的耳朵。这位最年轻的HiFi天后,还在刚进入大学时就录制了第一张HiFi唱片,因其音色神似国宝级音乐大师邓丽君,刚出道就被大家称赞为“小邓丽君”引起HiFi界不小轰动。乐迷们称赞她拥有天鹅绒一般珍贵的嗓音,由她所演唱录制的唱片被行业内称之为最高水准的人声试音碟代表之一,以作为测试音响产品的质量与效果之用。

1680332249423.png

(李思思)

 “ 家世的荣耀并没有让她成为不知人间疾苦的娇弱花朵,而是炼就了其野蛮生长的蓬勃生命力。”李思思本名涵寒,因父母工作背景原因,家人为其改名为李思思,出生于将门世家、家中与叶剑英元帅家族世交、冯玉祥外曾孙女。从小在严格的军人家庭教育环境中长大,虽为家中独女,但父母却将女儿像男孩一样教育培养,这也造就了李思思骨子里的那一股坚毅的韧劲和勇于担当的责任感。特殊的家世,让李思思从小就比同龄人更多了一些早熟和敏感,不寻常的成长经历注定让她是一个没有普通童年生活的人,回忆起孩童时期,天真烂漫似乎与她无关,可是从她的眼里时常闪烁的却是孩子一般稚气未脱的光亮。她身上充斥着许多截然相反的特质,但却完美地在她身上和谐地重叠在一起。陈丹青曾经说很难在现代人身上去发现李思思,夸赞她有魏晋风度,林下风气。她有少年的干净明朗,也有阅尽千帆的成熟大气,金庸精神里的江湖义气,爱憎分明,都在她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李思思的精神世界有着“不再心中一荡,谁来怜我世人”的悲悯,看到别人的苦难,能够感同身受,“家园”奠定了她追求艺术道路上的底色,“悲悯”决定了她艺术造诣上的高度。

1680332295881.png

(李思思)

说到李思思,不得不提到她师从的两位蜚声国际的泰斗级人物:李晋玮先生和范竞马教授,她的两位老师也是有着传奇人生的声乐界宗师。而近年来,李思思也一直跟随着她的老师范竞马先生在国内音乐舞台发扬推广“国风雅歌”。

雅歌(YAGE),来自中国艺术歌曲,是西方作曲技法与中国诗词结合的产物。上世纪,赵元任、黄自、萧友梅等曲作者以西方调式,将徐志摩、刘半农等创作的诗篇谱写成曲,包括《叫我如何不想她》《花非花》等作品就是其中之一。它们意于即兴、闻播于唱和,其歌乐形态既不同于古曲新调,亦有别于民歌俗曲。范竞马先生作为国风雅歌的开创人也曾在采访中讲述到“雅歌”的“雅”可以追溯到《诗经》中的“雅”,代表着中国文人或知识分子绵延千年的艺术格调和审美情趣。雅歌唱法应该是“美歌”唱法,只不过是特指用来演唱规范、有格调的中文艺术歌曲;借鉴西方美声的演唱技巧,拓展中文演唱的维度;激活中文演唱尚不广为人知的窍门与绝活,充分展示汉语语音之美;寻找汉语与西语在拼读方面同等的关联性;奠定中文演唱的审美标准,以便与国际认知的其他流派无缝互通。

1680332343430.png

(范竞马)

 当代,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很多人都在疑惑这是一个怎样的时代,也许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被大时代潮流文化裹挟的时代。电影《一代宗师》中的一条腰带一口气,这是中国人的家国情怀,而李思思和他的师父范竞马先生所发扬的国风雅歌,正如《一代宗师》的精神。“老猿挂印回首望,关隘不在挂印,而是回头。”谁说声乐界不是一个武林,“乐理”就是“拳理”,也是人情。做事的背后,还是做人。武艺再高,高不过天;资质再厚,厚不过地。从艺之人与习武之人都有三个阶段,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国风雅歌所秉持的最终就是见众生,就如“拳有南北,国有南北乎?”

1680332384467.png

(范竞马)

 国风雅歌的主旨精神抑或不仅仅只是停留在声乐技巧上或者艺术层面上的规范和拔高,更是有着将整个声乐武林团结一心:千拳归一路,只论功夫,不论门派。言必称三,手必成圈,四海之内皆兄弟。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