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寿县:一朵梨花背后的乡村振兴美景图
一年春时好,梨花又开放。在眉山市仁寿县曹家镇万亩梨园,洁白的梨花已经开满枝头,游人成群结队穿行在过道上观景,不少身着汉服的游人在此打卡拍照。
3月10日,眉山市仁寿县曹家镇第十七届古梨园梨花文化周在曹家镇梨树社区举行,时隔三年活动重新开启,当天吸引了五万余名游客前来,游客围满舞台观看精彩演出节目,街边布满售卖特产、小吃的商贩,现场俨然一副热闹的春游图景。
一朵花,如何引得客来?
“我们从成都开车过来带着家人赏花踏春,很安逸!”成都市民李在友说,听闻今年曹家镇举行梨花文化活动,于是带着家中老人来此赏花,没想这里的游客会这么多。
梨,创造了曹家历史,养育了曹家人民。“据《仁寿县志》记载,明末清初曹家就开始规模种植梨子,现存最古老的梨树已经有400多岁。”曹家镇党委书记黄小芮介绍,这里现存100年以上的老梨树7万余株、400年以上的老梨树1700余株。
如何吸引游客前来?“三月梨花节、七月采摘节、九月丰收节等梨文化推广活动贯穿全年,已初步形成‘春赏梨花、夏摘梨果、秋品梨宴、冬补梨膏’的梨主题旅游体验项目。”黄小芮介绍,现在曹家镇成为成都、重庆、眉山、乐山等城市近郊旅游目的地。
黄小芮介绍,曹家镇依托龙泉山森林资源禀赋和梨乡文化底蕴,将农旅文有机融合,构建生态旅游区、美丽宜居区、田园观光区“三区联动”格局,持续推进曹家梨振兴工程,着力打造梨研学基地,全力打造农旅文融合发展目的地,全面推进园区向景区建设。
此外,当地还围绕“曹家梨”做文章,通过“做美梨花、做活梨果、做香梨宴、做甜梨膏”为发展思路,将梨全宴、梨特色民宿、梨元素农家乐等多元业态融合发展,高水平开发梨特色产业。
据悉,曹家镇已建成旅游接待中心、梨主题广场、古梨博园、贡梨园、古梨膏坊、梨主题民宿农家乐等多个主题景点,建成旅游环线40公里、游步道20公里和景区式的“曹家三环”慢行道。
一颗梨,如何实现致富增收?
走在万亩梨园中,记者看到年过七旬的婆婆王花容正在坐在梯子上用荆条为梨花授粉。“家里种了8亩地左右的梨,按照往年情况,大概收入接近10万元。”王花容说,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农务也没有负担。
“我们镇最畅销的就是‘六月雪’梨,每年梨花刚刚开,梨子就要被预定完。”黄小芮介绍,在“六月雪”梨成熟后,忙碌的水果采摘、分拣、打包、装箱等场景就会在曹家镇出现,一颗颗包装精美的“六月雪”从这里出发,发往全国各地。目前,曹家镇已形成以“六月雪”梨、丰水梨、金花梨、黄金梨为主的梨产业布局。
拓宽梨销售渠道,曹家镇搭上电商快车。该镇通过强化合作社的“加持”作用,改变传统的单家独户售卖方式,线上加强与电商平台合作,形成“基地+合作社+电商+农户”的灵活增收模式,线下不断加强与高端连锁超市的联系,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挖掘梨特色产业,探索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发展常规梨种植的同时,曹家镇还积极研发梨加工制品,通过现代化规模生产方式,还原古法熬制梨膏作坊的制作工艺,让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曹家梨膏”古法技艺为梨产业“赋能”,摸索梨膏附加值产品生产新路径。
现如今,梨产业真正成为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2022年,曹家镇在家从事梨产业相关人群3500余人,梨规模种植达到3.1万亩,年产量达到9300万斤,年产值超过2.4亿元,全年人均纯收入达2万余元。
(川观新闻记者 张蒙)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