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名单公布
备受关注的“2022年中国考古新发现”2月22日揭晓,湖北十堰市学堂梁子(郧县人)旧石器时代遗址、河北尚义县四台新石器时代遗址、甘肃庆阳市南佐新石器时代遗址、河南安阳市殷墟商王陵区及周边遗存、云南昆明市河泊所青铜时代遗址、宁夏贺兰县苏峪口西夏瓷窑址等六大遗址发掘研究项目入选。
——湖北十堰市学堂梁子(郧县人)旧石器时代遗址。学堂梁子(郧县人)遗址位于湖北省十堰市,是一处兼有古人类、古动物和石制品的旧石器时代遗址。2022年新发现的“郧县人”3号头骨,是迄今欧亚内陆发现的同时代保存最完好的古人类头骨化石,保留了重要的解剖学特征。“郧县人”处于直立人200万年演化历程的中间节点上,实证了中国百万年人类演化史,为探讨东亚古人类演化模式等重大历史问题提供了重要资料。
——河北尚义县四台新石器时代遗址。四台遗址位于河北省尚义县,距今10400-6400年,是近年冀西北地区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完整的新石器时代早中期遗址。其中第一期与第二期的房址、石器和陶器等遗存的特征均体现出连续发展的过程,填补了燕辽文化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空白,实证了中国北方地区万年文化史,为探讨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探索中华文明根系等重大学术课题提供了重要材料。
——甘肃庆阳市南佐新石器时代遗址。南佐遗址位于甘肃省庆阳市,是一处仰韶晚期具有都邑性质的大型高等级中心聚落。遗址核心区面积约30万平方米,由九座夯土台围成。“宫城”位于“九台”中央偏北,面积约3600平方米,外有环壕围绕。主殿位于“宫城”中央,面积约600平方米。南佐遗址的发现,表明陇东地区早在距今5000年前后已经进入文明社会,对于认识该地区在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具有重要意义。
——河南安阳市殷墟商王陵区及周边遗存。殷墟商王陵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部。通过大规模勘探与考古发掘,确认商王陵区有两个围沟,东西并列,各自闭合。这些发现突破了对商王陵陵园格局的既往认识。此次勘探还发现了宫殿区与王陵区之间干道的路沟和路口。在商王陵区西南部发现的大规模西周遗址,为周人灭商以及周王朝国家治理方式等研究提供了重要材料。
——云南昆明市河泊所青铜时代遗址。河泊所遗址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是石寨山文化的核心居址区。此次发掘发现有道路、建筑基槽,出土有837枚封泥和1000余枚带字简牍等,确证了这一区域为汉代益州郡治所在,有力证明了西汉王朝对今云南地区的有效统治。河泊所遗址构建起的滇池盆地商周至秦汉时期的考古学文化序列,生动展现了该区域从多元走向一体,最终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过程。
——宁夏贺兰县苏峪口西夏瓷窑址。苏峪口瓷窑址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县苏峪口内,瓷窑创烧于西夏早期,出土的“官”字款匣钵和精细白瓷表明,该窑的产品是供应西夏宫廷使用,这是目前考古发现的唯一一处西夏官窑址。其精细白瓷,在造型和生产技术等方面吸收南北各窑系技术,由此形成了一个新的窑业类型——贺兰窑。这一发现填补了西夏乃至整个西北地区烧造精细白瓷历史的空白,对探索两宋时期制瓷业发展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