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亭巧打非遗“组合拳” 为文旅赋能 

时间:2023-02-14 11:23 发布于:遗产频道编辑:A001  来源:中国都市文化界网

2023年,全省旅游市场持续升温。目前,旅游市场逐渐趋于多元化,文旅消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非遗无疑是丰富旅游业态的一大“宝藏”。保亭聚焦非遗资源,打出非遗+旅游、非遗+节庆、非遗+电商、非遗+研学的“组合拳”,将非遗以接地气的形式送至群众面前,赋活非遗,深化文旅融合。

以非遗丰富旅游内涵,打造出游新亮点

保亭始终聚焦非遗与旅游融合,春节期间,保亭旅文局组织多名非遗传承人到七仙岭景区开展黎苗展演,在为传承人提供展示平台、宣传保亭非遗资源的同时,也以非遗为旅游亮点吸引群众到景区游玩,以文带旅、拉动景区旅游消费,以文化为卖点丰富旅游内涵,增加非遗和旅游之间的黏合度、适配度,打造现代旅游新亮点。

依托传统节庆,以创新赋活非遗

保亭坚持以节庆为抓手,依托春节、元宵等传统节日,推出非遗节目,创新非遗演绎形式,赋活非遗、助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春节、元宵期间,保亭推陈出新,搭建惠民大舞台,面向群众推出新春文艺晚会和新春走基层 文化进万家暨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文艺宣讲“非遗”演出,其中2月4日的非遗演出,首次以情景剧的形式,将保亭非遗资源与党的二十大精神串联起来,以演员情景对话的形式将群众引入非遗实景舞台,让群众更直观地看见非遗。目前,保亭列入非遗的项目有21项,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4项,省级3项,县级14项;非遗传习所共有3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06名。

开拓非遗宣传新窗口,助农增收

除却传统的宣传方式,保亭也在开拓非遗宣传的新窗口,打破非遗与现代生活脱节的困境,用互联网的窗口展示非遗的魅力,将非遗资源转化为实在的经济效益,达到助农增收的效果。一是在2023年1月30日开展的“促消费,助增收”新春好物保亭淘宝直播专场暨保亭黎苗非遗时装秀新春直播活动中,以电商为平台,利用直播走秀这个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黎锦等文创产品送到群众眼前,拉近非遗与群众的距离,扩大非遗的受众范围,助推非遗与现代生活融合,让非遗“活”起来;二是为本土民族网络博主提供展示平台,以抖音网红直播带货的方式展示非遗产品、展销农特产品,利用网红的粉丝基础,将本地的非遗文创产品、农特产品推销出去,凭借渠道和数据优势,从大数据、营销、商品、短视频等多方面,将数字经济与非遗融合,激发非遗潜在的消费潜力,助农增收。

非遗+研学,打造新的传承舞台

近年来,保亭致力于开辟一条本土化、差异化的非遗+研学道路,让非遗在旅游中得到了活态传承。一是整合、串联县内旅游和非遗资源,推出研学游线路,组织县内中小学生到景区切身体验非遗活动,并积极参与相关单位主办的研学体验游活动,以活动为平台、宣传为抓手,扩大保亭研学游的知名度;二是大力支持保亭槟榔谷、呀诺达景区推出研学游线路和产品,组织景区参与相关评奖,目前,呀诺达景区获“特色研学旅游目的地奖”,获得港澳青少年内地游学基地、海南省首批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践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践教育基地等荣誉;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获“特色研学旅游目的地奖”,获得国家第二批港澳青少年内地游学基地、第一批省级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践教育基地等荣誉。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标签: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