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社火”,那些潮汕人间烟火 

时间:2023-01-30 14:44 发布于:传统频道编辑:A001  来源:魅力潮语

再过几天,就是元宵节,小编先祝大家元宵节快乐,生活幸福,家庭美满,有情人终成眷属。

说起元宵,那就离不开花灯与烟花,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红红火火”就是正月的主题色调,灯、火、烟花,在过年的民俗中,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元宵节前后,那些“红红火火”的潮汕民俗吧。

正月里的“一把火”

正月初六,是我们春节假期的最后一天,而在这天晚上,揭阳的阳美社区则会点起“正月里的一把火”,这就是当地的市级非遗民俗——“阳美火把节”。

作为汉民族的火把节,“阳美火把节”起源于清光绪年间,当地百姓纪念“介子推”的民俗活动,反应出我们“见贤思齐”的精神追求。这项习俗发展至今,人们又为这把“火”,赋予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样的内涵。

网友们总说,“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从正月初六的夜空俯瞰阳美社区,星星点点的人间烟火,汇聚成一片热烈夺目的“正月火光”,象征着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正如火炬传递一般,一路传承,绵延不绝。

正月初十,“火龙” 绽放   

潮汕民俗里的“正月火”,仿佛是一场接力一般,初六的阳美举起了火把,初十的揭阳乔林,则点燃了“烟花火龙”,为当地百姓献上一场精彩的烟火表演——“乔林烟花火龙”。

“乔林烟花火龙”始于明代,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它是春节期间揭阳地区最隆重的民俗活动。

龙,代表着我们刚强奋发的民族精神;烟花,象征着老百姓对于美好未来的期许;火,它所代表的就是绵延不绝的文明传递。

“乔林烟花火龙”,象征的就是当地百姓精气神,也是潮汕人民对于“龙文化”富有地方特色的理解与表达。如果朋友们有机会去参与、参观的话,就千万不要错过哦!

元宵夜,花灯会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对于年轻人来说,元宵节最吸引他们的,莫过于绚丽而烂漫的元宵灯会了。

年轻人们总会不自觉地期待着,自己能在花灯的见证下,邂逅自己的爱情,就像潮剧里的“陈三”一样,能和自己的“五娘”,“在人群里多看了你一眼”。

“潮州花灯”是一项国家级非遗技艺,这项技艺的展示舞台便是潮汕地区的“元宵灯会”,每年的元宵灯会都会有大量的游客前去参观。

近些年元宵灯会的火热,少不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的支持,不少年轻朋友还会换上了汉服去元宵灯会打卡拍照,去“还原”他们心目中的“陈三五娘”。

这个元宵,记得去灯会看看吧,看看那花灯下的“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岂不美哉。

灯下的“智者游戏”

元宵灯会的花灯下,不止有浪漫的灯光,还有“智者的对决”,它就是潮汕传统民俗——“灯谜”。在2008年,澄海灯谜便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澄海灯谜不需要繁杂的道具和复杂的游戏流程,凭借其内容广博、用典繁多,寥寥数语,便能勾起参与者的胜负欲,堪称“民间智者的游戏”,古已有之的《一站到底》。

不少朋友接触澄海灯谜之后,纷纷“上头”,猜起灯谜根本停不下来,想着的只有“揭开谜底”和“下一条灯谜”。

如果大家元宵节有去澄海游玩的话,不妨就去参与一下“澄海灯谜”这项民俗活动,在互动中展示自己学识与机智,在“智斗”中见识人民群众无穷无尽的智慧,度过一个“文化元宵”、“文化新春”。

正月里的春节社火、烟花以及元宵灯火,其实是千百年来的“潮汕人间烟火”。元宵前后的潮汕民俗,体现的是潮汕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善良事物的歌颂与追求,展现出潮汕人民积极向上又独具特色的审美趣味。

大美正月,大美潮汕。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