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央视新媒体平台联袂推介海城高跷 

时间:2023-01-26 11:36 发布于:遗产频道编辑:A001  来源:中国都市文化界网

近日,央视文艺微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声音新媒体平台云听APP、央视频APP等新媒体平台,通过《我们在一起过大年》特别策划栏目全面展示了我市国家级非遗项目——海城高跷,与来自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广大观众一同探寻了海城高跷的前世今生。

栏目中,海城高跷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邢传佩介绍了海城高跷的历史起源、发展脉络和传承创新,通过视频影像展示了海城高跷“扭、逗、浪、相”的独特魅力。

海城高跷,全称海城高跷秧歌,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是当地传统的群众文化艺术之一,也是海城乡土风情的一大习俗。欢腾、奔放、热烈、火爆是其基调,优美、抒情、风趣、诙谐是其特色,二者统一构成了海城高跷的艺术特征并衍生出“扭、逗、浪、相”四大技法要素。在表演中,特别是气势恢宏的大场展现,造型变化多端、惊险刺激,是将舞蹈、杂技、音乐、小戏融为一体的独具一格的民间艺术。2006年5月,海城高跷被国务院确立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曾多次走出国门,出访美国、奥地利、匈牙利、俄罗斯等国家,参加国际级展演。

“喇叭一响,浑身发痒;锣鼓一敲,乐得蹦高。”如今,海城高跷已成为东北地区各大节日期间最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艺术,其热烈火爆的表演形式也体现了东北人火辣辣的性格特点。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