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光明区非遗保护传承与发展研讨会圆满举行 

时间:2023-01-09 08:41 发布于:遗产频道编辑:A001  来源:深圳市非遗保护协会

光明区非遗保护传承与发展研讨会邀请了各路领导专家为光明区非遗发展工作把脉开。

研讨会伊始,深圳市光明区公共文化艺术和体育中心主任刘俊华对到场的领导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并介绍了光明区非遗保护与发展的现状。深圳市光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安雪巍也就光明区非遗发展如何自给自足、非遗线索如何挖掘、非遗项目如何传承、各部门应该怎么做等方面做出了见解。

深圳市文创体育类社会组织联合党委第一书记杨素贤指出:对待本地非遗首先要挖掘、申报、保护、传承,做到有效性转化,同时理应接纳外来非遗,做到动态传承,让本土与外来非遗在深圳“双开花”。

其次,光明是广府文化地,需注重推精品、育人才、搞特色。用好民间力量及政府力量,提高非遗保护水平和质量,创造性传承、创造性发展。

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非遗办副主任邱文清从非遗工作的“软自信”及“硬自信”对光明乃至深圳的非遗工作进行了细述,提出非遗保护拒绝闭门造车,倡导各非遗传承人群及工作者载体不变的情况下,利用好相适政策,改变思维,与时俱进。

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主席王程太围绕“四个不”对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展开细述,即不拒绝外来、不嫌多、不着急、不在乎级别。

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党支部书记蔡劲笋提出,光明华侨文化是值得挖掘的非遗线索之一,应转变当前非遗保护工作的思维,以填补空白为主打,减少财政、人力资源的过度损耗。

深圳市南山区文化馆副馆长封霓围绕项目评审及进步提级、非遗项目发掘办法、大非遗概念及非遗产业化、文教融合大环境、非遗项目自我造血五个方面做出了细述。

国家一级作家、福田区非遗主题馆馆长秦锦屏,国家一级编导、国家一级演员笪建光深圳市非遗专委会专家刘强等专家就非遗工作人才引进、新型非遗传承形势、开阔非遗挖掘眼界等方面提出了看法与建议。

国家级非遗项目永胜堂舞麒麟传承人张志明、省级非遗项目螳螂拳(华林)传承人冼润长、贺氏剪纸传承人贺虹、岭南时令甜品制作技艺传承人赖逸珊等传承人代表就各自项目保护工作展开了介绍。

深圳市社会组织交流服务展示点(文教卫体领域)

“深圳市社会组织交流服务展示点”由深圳市社会组织管理局设立,构建成社会组织基层服务新阵地,集交流、服务、展示、引领功能,以新思维、新发展助力“双区”建设,也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具体体现。

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联合深圳新安上合股份合作公司在“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四个方面推进非遗项目的合作发展,积极开展各类交流服务展示活动,共同促进非遗传承和创新事业的发展,积极有效地推进社会组织交流服务展示点建设和落实。

社会组织深入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活跃在文化、教育、卫生和体育等领域,丰富人民群众的生活,大大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入选深圳市社会组织文教卫体领域展示点的深圳市非遗保护协会,是以“联络、协调、服务”为工作方针,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协助政府抢救、保护、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组织。协会通过加强与理事、会员单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探索创新发展道路。自成立以来,协助各级政府挖掘、抢救、申报了国家、省、市、区级非遗保护项目共三十十多项,促进了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