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腊八 | 腊八节的来历和习俗
2022年12月30日是传统腊八节,即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俗称“腊八”。这一天,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相传这一天还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称为“法宝节”,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
腊八节,俗称“腊八”,是指农历的腊月初八这一天。腊八节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的,祈求丰收和吉祥的节日,因为相传这一天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佛陀耶菩提下成道并创立佛教的日子,所以又被称为“佛成道节”。
在我国北方,有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之说。过腊八意味着拉开了过年的序幕!腊八节有很多古老的习俗,值得我们传承下去。
1、喝腊八粥
“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家家户户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2、祭祀仪式
从先秦开始,腊八节就有祭祀祖先、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的习俗。在腊八节这天祭神、敬佛、祭祀祖先,有祈求神灵、佛祖、先人庇佑的好兆头!
3、泡制腊八蒜
腊八节除了喝腊八粥,北方民间还会泡腊八蒜。被醋泡过的蒜,辣味淡了很多,连小朋友们也可以吃上几瓣,可以防寒,还可以预防感冒。泡过蒜的腊八醋,蘸着热腾腾、香喷喷的饺子,那味道真没得说!
4、做腊八豆腐
腊八豆腐是安徽省黟县地区民间传统小吃之一。在春节前夕的腊月初八,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民间将这种晒制的豆腐,便称作“腊八豆腐”。
5、吃腊八面
我国北方一些不产或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隔天用各种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腊八面。
6、粘火勺
俗话说:腊八天里太冷了,会冻掉下巴,因此,要吃一些粘性大的食品把下巴粘住。粘火勺就是一项北方传统的腊八节食物。粘火勺以糯米粉为原料,添加大米粉中和粘性,锅中大火熬烂红小豆或是烘熟的芝麻作为馅料。
7、煮“五豆”
有些地方过腊八煮粥,不称“腊八粥”,而叫做“煮五豆”,有的在腊八当天煮,有的在腊月初五就煮了,还要用面捏些“雀儿头”,和米、豆(五种豆子)同煮。据说,腊八人们吃了“雀儿头”,麻雀头痛,来年不危害庄稼。煮的这种“五豆”,除了自食,也赠亲邻,每天吃饭时弄热搭配食用,一直吃到腊月二十三,象征连年有余。
8、吃冰
腊八前一天,人们一般用钢盆舀水结冰,等到腊八节就脱盆冰并把冰敲成碎块,俗语中有“来年成不成先看腊八冰”的说法。腊八这一天清晨,人们还要到河边、泉边去砸冰,将之背回家,谓之“腊八冰”。谁起得早,第一个打上冰,谁就更有好运气!据说腊八冰能治百病,这一天打来的冰,要放很长时间,好让孩子们有一段吃冰的快乐!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