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山五龙宫遗址一一全国宗教考古与建筑考古的一次重大发现 

时间:2022-11-22 14:14 发布于:考古频道编辑:A001  来源:中国都市文化界网

日前,为总结五龙宫遗址考古发掘成果,展示遗址研究工作进度,推动武当山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研究,宣传湖北考古最新成果,由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办、武当文物宗教事务局、武当博物馆承办的“武当山五龙宫遗址考古发掘工作汇报会”在武当山以线下线上方式召开。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古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五龙宫遗址经过两年多的系统考古发掘,目前已累计出土文物1000余件,遗物年代最早为汉。该考古发掘是全国宗教考古与建筑考古的一次重大发现。

经科学考古发掘,遗址内发现保存较好的院落、房屋、道路、水池、灶、石雕、水沟等不同类型的20多处生活、宗教类遗迹单位。其中,水池2内底部发现的五龙、龟蛇、火纹及玉兔捣药三组浮雕,跨越宋元时期,分三次雕凿而成,是湖北省内考古发现保存最好的宗教活动场所遗存。

五龙宫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介绍,五龙浮雕围合的祭祀遗址,是国内首次发现唐宋时期具有官方性质的“五龙祈雨”法坛,反映出中华传统文化对龙的崇高信仰,也是唐宋时期国家祈雨仪式中的重要实物佐证。

五龙宫遗址出土遗物丰富,据初步统计,有陶、瓷、铜、铁、木、骨、石、琉璃等八大类1000余件。除大量勾头、滴水、板瓦、筒瓦、脊兽、脊筒等陶质和琉璃质建筑构件外,还有碗、盘、杯、碟、铜钱、砚台、烛台、镰刀、发簪等生活用器,另有少量的真武像、灵官像、水简、碑刻等宗教用器。遗物年代最早为汉(建筑垫土内发现有汉砖),偶见宋(金),多为明清,延续至民国。

武当山是道教仙山福地,五龙宫历祠、观、宫三个发展阶段,跨越唐宋元明清多个大一统王朝,对研究道教名山武当山在唐宋元明清时期的道教发展史有着重要价值,对研究中国道教发展史也有着重要意义。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