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亦庄:冬夜好读书
似水流年,转眼间秋去冬来。
白昼渐短,黑夜渐长。漫漫长夜,万籁俱寂,白日的喧嚣渐行渐远,一颗浮躁的心渐渐趋于平静。夜茫茫,月阑珊,夜阑人静,读书正好!
记得小时候,窗外朔风凛冽,屋内灯光如豆。母亲把炕烧得热热的,放一张小饭桌在炕上。点一盏煤油灯放桌子中间,我们兄妹脱鞋上炕,围桌而坐,在煤油灯下看书写作业。腿坐麻了,下炕跺跺脚;手冷了,攥不住笔,母亲端盆炭火放屋里;肚子饿了,母亲给我们烤红薯,香喷喷,热腾腾,吃在嘴里,甘甜爽口。吃完红薯,喝点热水,就着热乎劲儿上炕接着读书。数九隆冬,夜深人静,母亲一边在炕头儿做针线,一边看着我们读书,日日夜夜,岁岁年年,从未间断。《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声律启蒙》《唐诗三百首》……我们在炕头上看完了一本又一本书。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份心血,一份硕果。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人生。在母亲督促下,我们渐渐养成读书的习惯,学而不辍,行稳致远;日积月累,厚积薄发。高考恢复以后,我们兄妹几人先后考上大学,有了自己喜欢的职业,走出贫瘠的乡村,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母亲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乡亲们遇见母亲总不免夸奖几句,孩子们真聪明!你是怎么管孩子的?母亲总是微笑以对,平淡地说:“我没咋管,孩子们随他爸,爱看书。”
多年来,读书已成为一种习惯,养成一种家风代代传承下来。如今我的孩子已在攻读博士学位,他们夜以继日,发奋苦读,争取早日学成报效祖国。
时光如水,白驹过隙,转眼跨入新时代。新时代,新目标,新任务。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强国,人才为先,读书学习在任何时候都很重要!
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身为人师,自当博学多闻,以身示范,为国育人,为党育才。引领年轻一代多读书,读好书,让他们懂得欣逢盛世,何等幸运,自当不负韶华,只争朝夕,发奋苦读,学有所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又是一年冬来到,夜色阑珊,一切都是那么祥和宁静。室外寒意渐浓,室内暖意融融,翰墨飘香。沏一杯香茗,就一缕月色,凭几而坐,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捧书而读,不亦乐乎?(亦城时报)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