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巩县“三力”促非遗文化“兴”“活”“亮” 

时间:2022-11-08 09:36 发布于:遗产频道编辑:A001  来源:中国都市文化界网

一是加大保护力,让非遗文化传承“兴”起来。紧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建立非遗传承人台账,健全完善“传承人、传承基地与传承项目一体化”保护与传承机制。目前,全县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1项,省级11项,州级12项,县级32项;省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个,县级4个;省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2个;非遗传习中心、传习所、传承基地4个;传承保护发展示范村11个;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32人;开展思州石砚、思州花灯、思州金钱棍等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20余场(次),累计完成非遗传承人培训5期400余人次。

二是增强表现力,让非遗文化市场“活”起来。以“非遗 + 旅游”的方式为岑巩非遗文化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成功举办了“非遗文化展演”“思州美食节”“思州战鼓大赛”系列文化旅游活动,用旅游发展来展现和提升非遗魅力;同时,借助数字化媒体传播优势,今年来,积极策划了“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暨“美拍多彩贵州·悦享非遗年俗”活动5场;此外,组织县内民间艺人通过实地考察、经验交流等方式“走出去”,思州傩戏傩技传习中心累计投入资金50余万元,组织思州傩戏傩技、花灯、金钱棍等文化展演40余场(次),思州石砚制作工艺项目赴广州肇庆等地展示雕刻技艺10余场(次),助推非遗文化保护和传承协同发展,。

三是聚焦品牌力,让非遗文化品牌“亮”起来。近年来,通过深挖思州石砚、思州战鼓、思州傩戏傩技品牌优势,做强做大“思州”非遗品牌,2021年,“思州石砚制作技艺”成功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思州石砚“国”字级非遗文化品牌优势,不断探索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路径,进一步推动非遗文化与文旅市场有机结合,擦亮思州非遗文化品牌。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标签: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