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何建明文学创作学术会在苏州工业园区举行
“国之大者”开拓新时代文学
第二届何建明文学创作学术会在苏州工业园区举行
10月30日,第二届何建明文学创作学术会在苏州工业园区举行,与会专家围绕著名作家何建明文学创作所展现的“国之大者”与之精神内涵,对其40余年的60多部作品的重大社会贡献和特殊影响力作多角度、全方位地研讨。活动当天,“时代歌者——何建明文学作品展”开展。
本次活动由苏州广电和旅游局、苏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苏州工业园区宣传和统战部、上海何建明文学研究院主办,园区公共文化中心、园区何建明文学工作室承办。中国作协第七、八、九届副主席,中国作协报告文学委员会主任,著名作家何建明;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何建明文学研究院院长何向阳;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著名作家徐剑;江苏省文联主席章剑华;苏州市慈善总会会长、苏州市人大常委会原常务副主任徐国强;苏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局长黄锡明;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宣传和统战部部长朱江出席活动。
何建明是当代中国报告文学的领军人物,他的创作之路始终与国家改革开放的发展之路并行而走,发现和推出了诸多“感动中国人物”、“两弹一星”功勋、全国先进典型,以及无数与国家和人民命运息息相关的重大事件、重大成就、时代凯歌。40余年来,何建明创作出版了60余部文学作品,涵盖小说、报告文学、散文、影视剧等多种体裁。作为从苏州走出去的著名作家,何建明十分关心苏州的文学发展。2019年,园区何建明文学工作室正式落户,随后推出了“长三角文化名家大讲堂”“祖国好——中国著名作家讲述精彩中国故事”等重磅文化活动。对家乡的讴歌始终是何建明最倾情的书写,从《我的天堂》到《万鸟归巢》,都生动诠释了他对家乡苏州的礼赞。
“报告文学的社会功能是第一位的。”学术会上,何建明结合自己多年的创作实践深情发言,探讨了文学性和社会性之间的联系。在他看来,报告文学的文学性与社会性并不是彼此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恰当运用文学性增强作品的社会性至关重要。此外,何建明还以国家的情怀、人民的清华、时代的清怀为内容,向大家阐述了创作立场和理念。
章剑华表示,何建明的作品有着鲜明的叙事特点,总是站在时代全局的角度,选取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和价值的题材进行叙事,从而使得作品具有宏阔的视野和深刻的思想;他对祖国和人民包含着深刻的感情,始终带着澎湃的激情去创作,因而作品极富家国情怀和正能量,鼓舞了许多读者;他在写作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创新精神,其作品全面展现了报告文学的特点,真实反映了现实世界和现实生活,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会上,其他作家、学者也分别围绕“国之大者”对何建明文学创作的学术意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们纷纷表示,新时代推动着中国报告文学进入一个新的繁荣发展时期,何建明最为突出和重要的贡献,不仅体现在创作了大量反映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现实的优秀作品方面,还体现在结合自身实践敏锐提出和深入思考中国报告文学的理论建构问题上。他的创作实践和文本影响,对当代文学事业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学术会前,“时代歌者——何建明文学作品展”正式开展,展出的64部巨著如同一幅壮阔波澜的画卷,浩浩荡荡又气势恢宏,每一本书皆是何建明心怀“对国家和人民的真挚情感”而激情吟唱着的一曲曲“时代之歌”,展期将持续至11月10日。
文化是城市的风骨神韵,文学创作丰润着城市的精神品格。作为江南文化与现代城市融合发展的典范新城,园区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始终将文化建设摆到突出的位置。未来,园区将继续致力于打造具有国际特色、时代特征、园区风格的江南文化品牌,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彰显独具魅力的城市风采。
编辑/摄影 王倩
2022年10月30日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