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进校园活动总结(中小学开展国学经典进课堂的意义) 

时间:2022-10-15 13:35 发布于:教育频道编辑:A001  来源:中国都市文化界网

国学经典进校园活动总结

平顶山卫东区矿工路小学举行传承国学经典活动

卫东区矿工路小学围绕“启思、立德、践行”开展研读《论语》工程,通过读《论语》、诵《论语》、写《论语》、悟《论语》等方式,引导全体师生学习经典、传承经典、践行经典。学校两千多名师生以现场直播的形式举办了“矿工路小学纪念孔子诞辰现场会”活动,以不同的形式表达心中的感悟。

伴随着现场五(二)班同学们《论语》佳句的朗朗诵读声,纪念活动的大幕徐徐拉开,全校师生通过教室里的电子白板共同观看活动内容,一起纪念圣贤,品味经典。

王垚升同学在现场分享了他的论语故事《穷通皆乐》。

师生同台展示,张晓黎等教师组合和校朗诵社团的孩子们分别以《孔子,我对您说》《传承经典 走进圣贤》为题,诵读经典,寻找万里河山的广阔;对话圣贤,感受经典文学蕴含的力量。合唱社团的孩子们和教师代表把对论语的感悟化作了悠扬的旋律,一曲师生小合唱《论语》把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

最后,在学校音乐组毛彩贞、张子航、史楠楠三位教师深情动听的《孔子之歌》中,活动圆满结束。(矿工路小学)

中小学开展国学经典进课堂的意义

传承美德

传统经典中承载的 “仁义忠恕孝悌礼信”的道德伦理观,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对于我们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至今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通过学习,让这些传统美德根植于少年幼小的心灵,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孕育纯朴的民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健全人格

孩子们从小接受这样的熏陶,国学经典将在他们心里埋下种子,随着他们慢慢长大,会与他们形影相随,对他们的一生都将产生积极影响。如今,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等所谓“流行文化”对孩子们的影响越来越大,不少孩子不但在文化素养方面出现严重“营养不良”,还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浮躁、自私、好逸恶劳等不良心态。让他们在本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中成长,健全人格,培育民族精神,非常有必要。

陶冶情操

优秀的古典经文意存高远,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古典文化底蕴和优雅情怀。其中不仅有文学,还蕴涵着美学、哲学。用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充实孩子,就是给了孩子们一把开启心智的钥匙。

经典著作是我们民族文化教育精神的一个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的根基。为了使孩子们能够从小就汲取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营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弘扬国学。

铸造精神

传统的课堂教育侧重于知识与意识形态教育,而缺失最大的一部分就是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徜徉于国学经典之中,感受着祖国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在学生心灵最纯净、 记忆力 最好的时候接触独具智慧和价值的经典,会逐渐培养其人文精神。

提升智力

《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古文观止》、《唐诗宋词》、《孙子兵法》……这些经典著作高度浓缩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精华,包含了中华民族生存的大智慧,让孩子从这些经典中汲取营养,用经典智慧的钥匙开启现代各学科知识的宝库。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