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淀苏家坨镇线上举办第二届乡村旅游文化节 

时间:2022-09-25 09:29 发布于:旅游频道编辑:A001  来源:京彩苏家坨

金秋九月景色如画,丰收时节瓜果飘香。在这人间最美时节,9月23日上午,苏家坨镇倾心推出第二届乡村旅游文化节,将风景美如诗、红色历史浓的阳台山景区作为直播间,把地区旅游资源、民族文化、特色农业推介给广大市民。

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全淑清,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滕梦远,副镇长熊光伟,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于宝海,北京大觉寺与团城管理处主任李永泉,北京金地丰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马洪宇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分别上线推介。

本届线上旅游文化节充分发挥地区乡村文化优势,以乡村旅游为抓手,落实“大京郊小城区”战略,展示优秀民族文化,促进科教文旅农等产业融合,多维度助力乡村振兴。

风景如画苏家坨 红色历史永传承

苏家坨镇地处京郊,是为数不多的“山、水、林、田、湖、草”资源要素齐备的区域之一,这造就了苏家坨镇丰富的旅游资源,湖泊、湿地、林木、花草、山脉相互交错,形成了苏家坨镇“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自然风光特点,千年古刹大觉寺、“京西小黄山”凤凰岭、湿地公园稻香湖、千年古道阳台山等耳熟能详的景区均坐落在辖区内,每年大量游客前来游玩赏景的同时,又感受着深厚的历史文化。

苏家坨镇将地区红色历史文化与丰富的旅游资源相结合,倾心将阳台山景区打造成百姓身边的红色教育基地。千年古香道,是当年百姓前往妙峰山进香的必经之路,也是抗战时期的重要交通线,在传递情报、运送军需物资、护送过往人员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937年卢沟桥事件爆发,居住在阳台山附近的法国医生贝熙业不畏艰险,坚决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以一辆自行车往返于北平城区和阳台山秘密运送药品,这条道路也被习近平总书记称为自行车上的“驼峰航线”。

民族文化进景区 传承最美中国情

中华民族拥有着五千年的厚重文化,而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它应流淌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血脉中,民族文化的经久传承是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内容,民族情结使得每一个中华儿女紧密相连,这便是浓浓的中国情。

坐落在苏家坨镇的凤凰岭景区,优美的自然风光、茂密的森林资源,为凤凰岭带来了“京城绿肺”的美誉。置身于如画的风景中,迎面走来了身着少数民族服饰的俊男靓女,热情的歌舞如跳跃的银铃般从诗画中跃出来,灿烂的民族文化就这样绽放在游客身边,和景区融为一体。这“衣”彩纷呈体验感,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感受不同民族文化间的魅力之美。

在凤凰岭景区,游客不仅可以身穿民族服饰拍美照,还能亲手体验制作民族文创产品的乐趣,民族布偶、绣片、团扇、摆件等精美又实用的特色文创产品,让人们实实在在地体会到文化与创意生活结合的多样性和发扬文化的重要性。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民族文化走进景区的创新之举,使得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密抱在一起,让民族团结之花在苏家坨镇绚丽绽放。

金秋时节米满仓 瓜果飘香惹人醉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这是年复一年的自然规律,春耕如诗,大地如画。田间劳作的农民翻耕土地,在万物回暖的时节播种下收获的种子,也播下了一年的希望,如此不负春日好时节!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经过雨水的洗礼,庄稼和果树补足了水分,长势喜人,特别是地区特产玉八达杏,应季水果樱桃、水蜜桃、苹果等水果挂满枝头,引来市民朋友们体验采摘的乐趣,共享丰收的喜悦。农民怀着对这片土地的敬畏,辛勤劳作,在时间的发酵下,以汗水换来甜美口感的水果让人们回味无穷、赞不绝口。

赢穗压弯三尺杆,黄芒布满埂棋间。正值深秋,特色粮食作物大豆和玉米产量充足,田间大棚里应季的蔬菜绿油油,水灵灵,田野里低头的稻穗沉甸甸、金灿灿,在这个充满幸福的金色季节里,一片丰收的喜悦。

文创产品美而鲜 线上讲解来共赏

精致小巧的阳台山书签、创新实用的民间艺术品、美轮美奂的大觉寺银杏伞、绿色天然的应季农产品等11个来自苏家坨镇的文创产品和农副产品展示台,为这深秋又增添了一抹靓丽的色彩。

展台负责人通过线上和广大网友互动形式,为大家介绍讲解展台上的物品,简单而精确的解说,让人们印象深刻,通过网络积极互动,并且相约苏家坨,要来亲身感受苏家坨镇的魅力。

苏家坨镇第二届乡村旅游文化节以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为大家带来一场视觉文化盛宴。苏家坨镇将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凝聚全镇各界力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地区优秀文化和各类产业资源充分融合,以更优质的服务提升乡村旅游品牌影响力,彰显苏家坨镇鲜明的文化特质和精神标识,努力铸就京郊高端旅游目的地的璀璨明天。

文:融媒体中心 蒋征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