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以“文化先行”助力“精神共富”
“今年以来,我们村集体经济收入已经突破135万元,文化旅游经济总收入达1800多万元,带动村民年人均增收2万元。”这是今年上半年松阳县四都乡陈家铺村的“成绩单”。
松阳有1800多年历史,是丽水最早的建制县,农耕文化底蕴深厚、资源丰富,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拥有100多座格局完整的古村落,其中,有75个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誉为“最后的江南秘境”。松阳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巍表示,松阳将以市委文化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围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高质量建设新时代文化丽水,打造具有鲜明精神气质、独特人文品格、蓬勃生机活力的文化强市”目标任务,依托文化赋能、文化惠民、文化活化三大工程,形成优质文化服务全民共享、优秀文化资源全民共用、优良文化环境全民共建三大体系,为奋力推进“文兴丽水 挺进共富”贡献松阳智慧和力量。
做好新时代的“文化+”,实现文化跨界融合。松阳将强化“文化+理论”的思想引领,做强“小青松”青年理论宣讲品牌,大力培育“00后”宣讲后备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发挥“文化+舆论”的导向作用,深化媒体融合改革,加强海外文化传播,打响“田园松阳”网络传播品牌,做强“网络文化季”品牌活动,持续讲好松阳故事。推动“文化+文明”的和谐进步,高质量推进省级示范文明县城创建,大力建设“尚德松阳”品牌,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推动市民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激活“文化+产业”的发展动能,大力培育本土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深入推进文化产业“双招双引”,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五年倍增目标。
打造家门口的“文化圈”,实现文化惠民乐民。松阳将有力推进“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全民共建,积极谋划城市文化客厅、卯山文化园、高腔剧院、城市书房,用好乡村博物馆、工坊、驿站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不断增强城乡文化自信。有序推进文化空间全民共用,高品质打造“松阳之窗”,创意性改造综合文化站、农村文化礼堂、文化公园,建设提升一批具有鲜明标识度的历史文化街区、村落,鼓励机关、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开辟公共文化场所,推动公共文体场所错时开放,多维度下沉公共文化资源。有效推进数字文化发展成果全民共享,加快“拯救老屋”场景应用落地,建设“喜马拉雅”数字化城市书房,让数字赋能激发文化活力。
擦亮区域内的“文化牌”,实现文化活化利用。松阳将坚持规划先行,制定完善《松阳田园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系统推进省级田园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建设,做好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保护,扶持运营松阳高腔传承发展有限公司,打造松阳高腔现代剧目,实施“非遗+旅游+产业”。注重内涵挖掘,加强对宋韵文化资源的梳理,深入开展《大美宋韵 壮美松阳》等专项课题研究。深化活动载体,抓实“百名艺术家入驻乡村”行动,开展系列艺术创作活动,建设艺术部落等特色区域。打造活化品牌,挖掘红色革命资源,革命老区村融入全市“十镇百村”红色乡村建设,打造革命文化活化利用的研学品牌;依托“国家传统村落公园”建设,用好传统村落和生态博物馆,打造传统文化活化利用的文旅融合金字品牌。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