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涧县扎实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时间:2022-09-05 15:39 发布于:遗产频道编辑:A001  来源:中国都市文化界网

近年来,南涧县紧紧围绕“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大力开展以“南涧跳菜”为主的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县域民族文化事业蓬勃发展。2003年3月,南涧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跳菜艺术之乡”,2008年6月,南涧跳菜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截至目前,南涧县共有国家、省、州、县四级非遗名录50项,其中国家级名录1项,省级名录3项,州级名录13项,县级名录33项;共有国家、省、州、县四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64名,其中国家级1名,省级11名,州级16名,县级36名;州级民间艺术大师9名。

一、强化规范管理,加大非遗保护力度。一是健全工作机构。2016年9月,设立了“南涧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挂牌在县文化馆,核定编制1人,主抓民族文化遗产普查、申报、管理、保护工作。二是完善非遗数据库。对全县辖区内民族民间优秀民传统文化资源进行了全面普查,目前,普查已覆盖全县所有自然村组,完成所采集视频、录音、照片等非遗资料的整理、编辑和建档等工作。建立了国家级、省级、州级、县级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传承人体系,健全四级数据库管理和四级档案管理,为保护传承夯实了基础。三是规范非遗保护管理。制定《南涧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考核管理制度》,逐步完善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考核管理机制,通过向不作为或欠作为的非遗传承人亮“红牌”,来督促非遗传承人履行传承责任,有效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合理保护和有序、正常延续传承。四是建立保护制度。颁布《云南省南涧彝族自治县南涧跳菜传承与保护条例》,为“南涧跳菜”的传承保护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促进跳菜的科学有效管理和良性发展。制定印发了《南涧县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完成了《南涧彝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与管理办法》和《南涧彝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的编制工作,有效促进了我县非遗保护工作的开展。

二、强化项目争取,改善非遗保护条件。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国家级非遗项目南涧“彝族跳菜”传承展示中心,实现了南涧跳菜的“一站式”展示和系统化传承。建成覆盖8个乡镇文化服务活动中心,全县81个行政村(社区)实现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县内符合开放条件的所有公共文化设施全部向社会免费开放,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场所。二是加大非遗传习所建设力度。2017年以来,先后争取到大理州生态保护区项目资金77万元,建成13个非遗项目传习所,每年每个传习所投入0.5万元,用于传习所开展传习活动。三是保障传承人传承补助经费。三年来,每年支出四级(国家、省、州、县)传承人传承补助经费121000元,其中国家级传承补助经费20000元/人/年、省级传承补助经费8000元/人/年、州级传承补助经费2000元/人/年、县级传承补助经费1000元/人/年。

三、强化传承培训,注重非遗人才培养。一是通过免费培训扎实开展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跳菜骨干培训辅导工作。2017年以来,每年均组织不少于2次的非遗法律法规及项目技艺传承人群集中培训;组织百名跳菜艺人培训3期,集中培训跳菜专业人才300多人;举办跳菜骨干培训6次,集中培训300余人;举办三区人才培训6次,集中培训500余人。同时,抓好跳菜职业教育,在县职中开设跳菜专业,累计培养跳菜艺术专业人才200多人。二是扎实开展以演代训工作。借助跳菜艺术节、无量山樱花节、无量山采茶节、火把节、文化遗产日等重节日活动,通过对民间骨干以演代训的方式,不断培养和提高跳菜、打歌等民族民间歌舞的传承能力。三是扎实开展传习所传习活动。依托已建成13个非遗项目传习所,督促该传习所代表传承人面向当地群众广泛开展代表性项目技艺的传授传承活动,形成继承和创新并举的良好氛围。四是实施南涧跳菜“五个一百”工程。目前,已命名“跳菜名人”87人、“跳菜名队”33支、“跳菜名村”31个、“跳菜舞台”21座、“跳菜名店”21家。随着项目的推进,极大促进了跳菜文化艺术的发展。

四、强化宣传推介,重视非遗传承发展。一是加强对外宣传工作。充分利用云南公共文化云信息微信平台,大理非遗特色数据库平台,分级分类加强对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民族民间优秀文化等的宣传介绍,为广大群众了解南涧非遗搭建了平台。二是加强对外展演交流。积极参加各级非遗展演交流活动,《南涧跳菜》《三道弯》《狂弦无量》《蒙化调》等一批展现南涧非遗项目的作品获得多次殊荣,参加了2017年国家文化部组织的“古韵中原”全国非遗展演和2018年央视农民春晚;与中央电视台、云南电视台、东方卫视合作,录制播出文化旅游节目《城市1对1》《幸福账单》等栏目,专题宣传以跳菜为代表的南涧非遗文化。三是广泛开展非遗推广普及活动。编撰《南涧跳菜》乡土教材、《南涧民间剪纸图集》等书目,走进县内各中小学开展乡土文化教育课堂;聘请跳菜、山歌、剪纸、刺绣、少数民族语言、彝族芦笙制作、彝族羊披制作等优秀传承人,适时开展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机关活动。四是充分宣传展示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筹建南涧县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陈列室,共收集彝族跳菜、民族服饰、民间刺绣、茶马古道文化等传统文化实物300余件,集中陈列展览,充分宣传展示南涧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南涧县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教育基地,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文化自信。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