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文化年货”引领新年俗
农历虎年近在咫尺,而“文化年货”也相继到位,如近日在钦州东站候车厅里,就可见年味十足的现场有挥毫泼墨写春联、赠春联活动,更有舒缓悠扬的乐器表演,让回家的人们感受温馨年味,缓解返乡旅途的疲劳。场地虽不大,场合也较特殊,“节目”花样也不算多,但面对面的形式很接地气,送到手上的春联和耳边的乐曲也很暖人心。
在疫情影响下,公共服务领域的“微改革”“小创新”更多地透露出了积极应变、主动求变的创新思维和昂扬向上、重于实践的创新热情,从中还可窥见随着时代变迁,年俗的内容、形式正不断发生着变化,年味的内涵、意义也愈发浸染时代特色,新时代新风尚正蔚然成风。
这样的变化是必然的。随着物质条件的日益改善,人们在春节这个最重要的节日期间吃穿用度与平时差距越来越小,因此过年吃什么、喝什么已经不是每个家庭最看重的了,家人的团聚也不再仅满足于团聚本身,而是更注重团聚之后一起参加什么样的休闲娱乐活动,在欢乐温馨的集体活动中增进家人之间的感情,留下过年独有的欢聚回忆。
推动这些变化向好发展是需要付出努力的。从现实看,近年来“年味淡了”的声音其实体现的是一种社会转型时期的文化焦虑。当前,我国从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转型,农村一元结构被城乡二元结构取代,很多颇具农耕文明色彩的年俗不再适应新的社会形态和生产生活方式,而在它们逐渐被淘汰后又未能有足够多的新年俗及时补充,便出现空虚、导致焦虑。由此可见,推陈更要出新,才能填补空虚,消除文化焦虑。
在这时推出具有时代特色的各种“文化年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尤其在公共服务领域,要注重在复古与创新之间探索结合点,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找平衡点,进行大胆的创新、有益的探索与实践,让一个又一个富有仪式感、体现春节特殊重要意味又饱含地方特色的“文化年货”成为新年俗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当春节里的各种“文化年货”与现代人的精神需求达到“合拍”,彰显现代文明又充满传统文化韵味的年俗自然会成为主流,假以时日定会变成可以被传承下去的新时代“传统年俗”。(书 宛)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