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发布六类宋韵文化研究成果 

时间:2021-11-05 16:16 发布于:文化频道编辑:A001  来源:杭州日报

宋韵文化是具有中国气派和浙江辨识度的重要文化标识,浙江社会科学界在传承弘扬宋韵文化中担负着研究推广的重要使命。11月4日下午,记者在由省委宣传部主办、省社科联承办的浙江省宋韵文化研究成果发布会上获悉,近一年来,浙江学者在宋韵文化研究上取得了六类新成果:

第一类:关于宋韵文化精神实质、形态特征的初步梳理。如,由省社科院完成的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宋韵文化简读》,围绕宋韵文化的概念内涵、精神实质、形态特征和当代价值等作了研究梳理,是一本较为全面、客观、准确、可读的宋韵文化读本。

第二类:关于宋代历史文化的研究。如,浙大城市学院教授包伟民的《陆游的乡村世界》,利用陆游诗篇为主要资料,展示了南宋时期浙东山阴、会稽地区的乡村社会,是历史研究的一个新视角。

第三类:关于宋代历史文化名人事迹、贡献的研究。如,浙江大学教授龚延明主持完成的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浙江宋代进士录》,丰富了我国进士资料的收集整理;杭州市社科院南宋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何忠礼完成的《宋高宗新论》,摆脱了传统义理史观的束缚,从新的角度对宋高宗作了评述等。

第四类:关于宋代浙学的研究。如,浙江工业大学教授梅新林主持的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浙江学术编年·宋代卷》,以编年体逐年著录宋代浙江320年学术史的发展演变历程与成果,为当代文化精神的形塑提供了丰富的学术思想资源等。

第五类:关于宋代文献资料的整理。如,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永嘉学派丛书》,由省社科院副研究员徐立望等整理完成,通过收集永嘉学派学者的著作,较为完整地反映了永嘉学派的学术脉络及内在特征;浙江师范大学教授黄灵庚主持完成的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北山四先生全书》,收录了宋元时期浙学的重要学者北山四先生的存世著作,有不少作品是首次集成面世。

第六类:关于宋代文学艺术的研究。如,《吴熊和批校全宋词》是一代词宗夏承焘先生衣钵继承人吴熊和先生对全宋词的批点,包含了他大量的学术观点;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浙江书法研究大系·宋代卷》则是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沈浩主持、沈乐平完成的宋代书法集成之作。

未来,浙江将进一步加大力度,实施宋韵文化研究计划,从世界史的视野,提炼概括“宋韵文化”的内涵与外延,梳理研究宋韵文化的历史底蕴、地域特色、文明意义,通过对文化发展历史动态的把握,构建宋韵文化的解释体系,加深对宋韵文化精神气韵、形态特征的理解,为更好地传承弘扬宋韵文化提供历史地理坐标和学术理论支撑。(节选自杭州日报)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