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物画之风俗画社会生活风习艺术 

时间:2021-09-23 08:40 发布于:收藏频道编辑:A001  来源:中国都市文化界网

所谓风俗,主要指仪式和节日。仪式即“礼”。礼这个东西,未可厚非。据说辜鸿铭把中国的“礼”翻译成英语时,译为“生活的艺术”。风俗中保留了一个民族的常绿的童心,并对这种童心加以圣化。风俗更使一个民族永不衰老。

风俗画作为人物画的一种,是以社会生活风习为题材的人物画。始于汉代,如辽阳、望都等地墓室壁画和画像石、画像砖等。宋代随着画学的兴起,风俗画成为当时最大亮点。

北宋绘画大师张择端,宣和年间任翰林待诏,擅画楼观、屋宇、林木、人物。所作风俗画市肆、桥梁、街道、城郭刻画细致,界画精确。其笔墨技巧,兼工带写,活泼简练,人物生动传神。

说起风俗画,最有名最为耳熟能详的当属《清明上河图》,是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全图规模宏大,结构严密,构图起伏有序,无一不至臻至妙,称得上妙笔神工。且将民众置于主人翁地位的画作,在中国古代绘画中是绝不多见的。

风俗画是专事于社会生活风习表现的一个画种,它既反映了主体的审美意识和时代的审美崇尚,又纪录了处于历史进程中变动不居的社会生活风习和社会发展、时代变迁的诸多信息,蕴涵着美学、历史学、社会学等的多重价值,广受民众喜爱。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