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市“四个注重”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时间:2020-11-19 21:24 发布于:文化频道编辑:A001  来源:毕节宣传办

一是注重引导传承创新。深入挖掘文化资源,鼓励支持文化企业采取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方式,大力研发文化产品,不断提升产品内涵,实现文化创新发展。织金县贵州杨晓珍鸿达苗族蜡染文化开发有限公司将传统与现代工艺有机融合,生产制作的蜡染服饰、床单被套、窗帘、手工艺品等文化产品远销北京、上海以及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内外市场,大大提升了产品知名度和附加值。目前,全市从事蜡染刺绣的企业28家,个体工商户61家,专业合作社19家。大方县高光彝风漆器开发有限公司更新传统漆器工艺,大力开发漆器家居产品、生活用品等,年产值达600多万元。

二是注重提升孵化功能。重点支持具备条件的县区和单位依托现有闲置厂房建立文化企业孵化基地,鼓励和引导小微文化企业入驻,形成集聚效应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发展。毕节日报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围绕建立“毕节文创产业联盟”目标,以毕节日报社广告、发行、印刷业务为主,集市场策划、创意研发、产业孵化、产品交易、人才培训、广告会展、品牌推广、新媒体开发等为一体,建立现代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孵化工场,实现了文化企业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目前,已有6家文创企业入驻。织金平远古镇采取对外招商的方式,对符合条件的文创企业给予一定的租金减免政策,为文创企业搭建创业发展平台,打造集文化旅游、文化创意、产品展示展销于一体文化产业集聚区,推动文化产业集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三是注重推动产业招商。充分借助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平台,先后组织50多家文创企业参与展示展销,大大提升了文化产品知名度。同时,积极谋划文化产业项目开展招商引资,引进实力强大的投资主体和经营主体,帮助引入各类资金参与项目建设,推动重大文化产业项目落地见效。通过招商引资,总投资15.9亿元的黔西县莲城金街文商旅综合体建设项目已完成投资13.79亿元,一、二期工程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带动了1000多人增收;总投资1.1亿元的大型电视连续剧《民为天之丁宝桢》已拍摄结束,拟于年内在央视播出,后期宣传推介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

四是注重促进产业扶贫。各县区积极发挥文化产业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培育引导文创企业将文化产业与就业扶贫有机结合起来,有效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织金县借助广州市花都区对口帮扶机遇,牵手电商企业唯品会参与帮扶,采取“合作社+村集体+公司+贫困户”模式,让蜡染、刺绣与现代时尚元素“联姻”,引进广州企业欢聚集团,帮助建立“非遗+直播”平台,蜡染、刺绣产品销售收入实现翻番,累计产值达1亿元左右,专业从事蜡染、刺绣的手工人员达5500余人,带动了2万余名绣娘创业就业,2300多名贫困绣娘实现增收。黔西县借着东西部扶贫协作政策,鼓励贵州山人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种植葫芦,开发葫芦烙画文创产品,帮助建成200亩集中连片葫芦种植基地,2019年产值突破1400万元,带动了21名残疾人、10名贫困人口稳定就业。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