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文昌“创文”铺就幸福路 继续发力再出发 

时间:2020-10-14 21:44 发布于:文化频道编辑:A001  来源:文昌发布人民号

2018年,海南省文昌市正式吹响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下简称“创文”)的冲锋号,同年,文昌市荣获“第一届海南省文明城市”称号,并被中央文明委确定为2018年至2020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此后,文昌市广大干部职工居民上下一心,全面打响“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荣誉之战。

近年来,“创文”工作在文昌市开展得如火如荼,基于制度建设、生态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文明素质建设等举措的有效落实,文昌不断向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的文明城市迈进。经海南省统计调查队模拟入户调查,文昌市广大群众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满意度为95.6%,文昌市的创建工作取得巨大社会效益。

为给文昌市“创文”工作保驾护航,该市着重加强了制度建设。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需要凝聚强大合力,形成全市参与、全民推动的良好局面,文昌市委、市政府建立领导带头、市镇联动、全民参与的发动机制,创建“以块为主、条块结合、全民动手、齐抓共管”的责任体系和推进机制。建立严管重罚、强势问责的督查考核机制,以“督考合一”制度为抓手,出台了《2020年文昌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指导意见》等政策,以制度保障政策落实,以制度推动“创文”见效。通过各种媒体媒介宣传,开辟《社会文明暨双创工作进行时》等“双创”栏目及“小手拉大手”等活动,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激活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创建热情。

推进生态建设,助力“创文”工作科学发展。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考察时强调,要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海南发展的根本立足点,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一直以来,文昌市始终坚持“生态立市”,把实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做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目标之一。

近年,文昌市委、市政府积极整改落实生态环境问题;加大对空气、土壤、林地湿地、水环境的保护力度,规划建设了绿色长廊、污水处理、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等设施,大力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开展“百镇千村”建设,并在全国率先启动“生态环境指数”建设。同时,大力发展旅游业、抓好旅游景区景点建设、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该市铜鼓岭国际生态旅游区、航天城起步区、铺前中心渔港及渔业交易中心等一批兼顾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项目落地生根。

提升居民幸福指数,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文昌市坚持“创文”为民、惠民、利民,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民生项目。近年来,文昌市委、市政府投入475万元改造了城区农贸市场,农贸市场整体环境得到大幅提高;投资18.42亿元改造修缮市政基础设施;投资6441.53万元开展道路维修、城市绿化、亮化等工程建设;通过推进公立医院现代化建设、增加学区学位、公共交通体系建设等举措,逐步解决“就医难”“上学难”“出行难”等突出的社会问题。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让广大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高。

立足文明素质建设,推动“创文”工作向纵深开展。文明素质乃文明城市之魂,自开展“创文”工作以来,文昌市委、市政府坚持以标准为导向,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外化”,志愿服务与诚信建设“机制化”,文明创建“综合化”、“点位化”,文明教育“常态化”等“五化”建设,以及“治序”“治乱”“治脏”等“三治”措施,促进广大市民思想道德建设,着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城市整体形象得到大幅提升。

行百里者半九十。2020年是文昌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考评之年”,该市将继续发力再出发,争取以优异的成绩夺得“全国文明城市”这块金字招牌,着力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和文昌国际航天城的建设。

作者:文贝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