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化“灯塔”点亮城市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实体书店业经历了严峻考验。岁末年初的时候,我们还在期待实体书店在2020年里会有更多起色,展现更多创新,继续成为照亮城市文化的灯塔,但是今天,我们必须面对不容乐观的现实。
资金断流难题待解
中宣部印刷发行局调研组2月25日发布了千家实体书店调研报告,统计结果令人担忧。此次参与抽样调查的1021家实体书店中,有926家暂停营业,占比90.7%。其中,大部分小微实体书店网上运营能力不强,基本未形成渠道传播力。停业期间,许多中小型书店需要承担高额的店面租金、物业费用和员工薪酬,并产生图书积压、货款赊欠等一系列问题。即使恢复营业,经营预期也不容乐观,43.7%的书店表示上半年营业收入将下降50%以上。
2月24日,单向街书店的一封“求助信”拉响了书店业举步维艰的警报。“我们仅剩的4家实体书店只有北京朝阳大悦城店开始营业……平均每天只能卖出15本书,其中一半还是爱书如命的同事自己买走的。”“已经紧急通过各种线上平台进行储值优惠、在线直播、建群秒杀等促销,但巨灾之下,收效甚微,每次推广仅能带来几百元收入,连值班店员一天的工资都不够。”“我们的电商销售自1月以来也几乎腰斩,一半以上的供应商未能开工,所有产品制作项目陷入停滞。”
单向街预计,书店2月份收入较往年直线下滑80%之多,“对这个本来就利润微薄的行业来说,这意味着绝境”。
即便是实体书店中的形象担当,南京先锋书店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其负责人表示,“先锋书店的16家门店已经闭店整整一个月,没有产生一笔线下销售,但门店租金和员工工资都是硬性支出”。
当前,全国的疫情防控形势正在往积极向好的方向发展,但是对实体书店而言,复工前景不明朗。正如中宣部印刷发行局调研报告所显示,读者到实体书店消费的心理恢复期至少要2至3个月。疫情引发的人们对公共场所集会的担忧,与实体书店所需的人气聚集产生矛盾,书店承载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短期内或将弱化。
调研报告预计,疫情期间及结束后一段时期,由于持续不开业导致现金流断流,经营困难的书店将面临裁撤人员、压缩成本的现实考量,收入降低等因素也会对员工心态造成影响,可能导致优秀员工流失。
另一份由北京市委宣传部指导,北京师范大学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面向北京248家实体书店开展的问卷调查,也有类似的表述:从现金流来看,48.4%的书店表示现金流能够支撑1至3个月,27.4%的书店仅够支撑一个月以内,17.7%的书店可支撑3至6个月,能支撑6个月以上的书店仅占6.5%。报告判断,3个月基本是书店行业的“生死时限”。如果3个月内无资金支持,接近半数书店可能会因资金断裂而倒下。
各地积极伸出援手
自全民阅读推广以来,扶持实体书店成为各级政府政策资金保障的长期工程。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各地也出台了一些有针对性的举措。
2月26日,北京市出台了《关于应对新冠病毒疫情开展北京市实体书店扶持项目征集工作的通知》,提出16条针对性扶持政策。今年资金额度和扶持企业数量力度不减现在依然不便出门,但是西西弗全国城市微店都会迅速推出主题月的好书、好物并快递送达。”
钟书阁2月4日开启了首场淘宝直播,连播多场,最多的一场观看人数近1万人,评论也超过了1万条。钟书阁网络直播项目负责人金钟书表示,未来准备将淘宝直播扩展到全国24家门店,让大家在家也能感受到书店的氛围。
中小书店也不甘落后。北京石景山的悦闻书院是众多在抖音上试水直播的书店之一,每天下午都会在抖音上开办读书会,内容涉及育儿、情感、国学、绘画等多个方面。
苏州慢书房创始人鹿茸哥调侃自己被一场疫情逼成了抖音主播,开了个音频节目“羊毛说话”,还办了一场线上沙龙。而在以前,这些都不会是他想做的事情。
更大规模的“上海书展·阅读的力量”2020特别网聚活动已经启动。网聚活动中最具特色的“悦读时刻”于每晚20时至21时的黄金时段推出,一周7天7大主题,其中一大主题便是“乐游书店”。他们将澎湃新闻网、哔哩哔哩、喜马拉雅、学习强国上海学习平台、看看新闻网、东方网、趣头条这7家线上平台与内容供应方对接起来,开拓互联网时代下实体书店吸引读者的新途径。
通过新业态的培育,如今对很多实体书店来说,图书销售虽然是业务主体部分,却已经融入了更多内容。北京市实体书店项目评审专家刘明清表示:“实体书店应该成为以书为核心的商业机构,而不仅是卖书商店。这时迫切需要培养和发挥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能力,打造文化品牌,将服务延伸到网上。”
虽然线上流量转化为实际销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凤凰云书坊24小时书店主理人张驰认为,新媒体平台的常态化更新对书店建设非常重要,它是增强书店与读者黏性的催化剂,也是现代书店自我表达的媒介。
3月2日,南京先锋书店8家门店公告复业。他们说:“灯塔犹在,春已到来。我们希望和你同行,与你同去。”更多实体书店的大门正在重新打开。(敖蓉)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