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走进大众 发挥“生动教材”作用 

时间:2019-06-24 10:36 发布于:文化频道编辑:A001  来源:河北日报

我省众多文艺精品屡获大奖,获奖之后,如何让它们真正走进大众生活,洗礼和熏陶大众的精神世界,这无疑是一个重要课题。

5月19日,由省委宣传部等单位联合摄制的电视剧《最美的青春》荣获“2018中国电视剧行业新标杆品牌奖”。该剧聚焦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塞罕坝务林人,在央视一套首播后,引发社会各界尤其是年轻群体的广泛关注,实时收视率排名全国第一。“充满正能量的青春记忆”“最美的青春,不负那个追梦的年代”等评论在网络上频现,年轻网友都被剧中主人公的奉献精神打动。剧中,冯程的扮演者青年演员刘智扬感慨:“6个月的拍摄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我觉得非常骄傲,这是一件充满使命感并且光荣伟大的事情,塞罕坝精神无时无刻不融入我的体内,走进我的生活。”

近日,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在京举办电影《古田军号》研讨会。专家认为,该片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一部生动教材。文艺精品能够给人以思想启迪和审美享受,在主题教育中,应充分发挥文化构筑人民灵魂、引领时代风尚的重要作用。

从观众、演员和专家们的热烈反响中不难看出,文艺精品走进大众发挥教育作用,不是公式化、概念化地教化,而是通过艺术方式养眼怡情,锻造大众的审美人格。

业内专家表示,当下的年轻人理解认识时代英雄时,更多代入了属于当下时代的主观认知色彩。因此,文艺作品必须关注现实,贴近群众,在主流价值观上始终发出坚定的时代声音,不遗余力地塑造属于这一代青年人自己的英雄形象、精神偶像,打造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的“诗和远方”,这不仅关乎审美取向的引导,更关乎这一代人的价值追求。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