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大学校园里有互联网非遗博物馆 

时间:2018-12-05 20:08 发布于:教育频道编辑:A001  来源:中国都市文化界网

眼下,教育信息化从1.0时代迈入2.0时代,不少学校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就有一个这样的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资源库名为传统手工业(非遗)技艺传习传承与创新专业教学资源库,是该校与西泠印社携手共建。目前,有10所高校共建共享资源库的21门课程,可以让上万学生受益。这21门课程包含“道(匠心素养)”类课程《风骨—从西泠印社看中国文人的执着和坚守》《大国工匠》《传统手工业作品欣赏》3门,“器(技艺传习)”类课程《龙泉青瓷》《中国丝绸》《中式旗袍》《宁夏刺绣》《西湖油纸伞》等13门;“术(技艺创新)”类课程《非遗产品会展策划》《非遗产品互联网推广》《非遗产品包装设计》等5门。

“最主要的是信息化课程建设。”该资源库负责人、杭职院学生处处长韩亮介绍,目前资源库三类线上课程采用“PC”“APP”“O2O”三种学习方式,线下建成非遗博物馆、传习创新基地和非遗体验中心,同时引进技艺传习真实项目。

预计明年初完工的博物馆,根据传统手工业(非遗)技艺项目不同级别分成五个子馆,包含世界级、国家级、省级和民间非遗项目。“打造‘一馆一库一平台一基地’模式,实现名社与高校有机结合,反哺社会、服务公众。”韩亮说,今后资源库将在全国推广,让更多人共享非遗资源。

杭职院院长贾文胜表示,职业教育的信息化离不开载体建设,搭建共建共享的平台共同推动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实现从教育专用资源向教育大资源转变,实现从提升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全面提升其信息素养转变,实现教育信息化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转变。

@浙江在线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