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传承和保护好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继承优良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培养全校师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意识,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为广大师生创设优良的人文环境与和谐的发展氛围,4月19日下午,寒亭区河西学校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教育活动。我们的河西学校位于
分享
最容易击垮一个老母亲自信心的,非“别人家小孩”莫属:“我家summer已经开始自主阅读啦,你家呢?”“我们亮亮会认800个字了,你们呢?”每一次面对这样的灵魂拷问,妈妈们都是表面风轻云淡,内心十万火急:为何别人家小孩这么优秀,而自己的小孩却还分不清“人“和”入“呢?儿童教育专家指出,孩子
4月14日下午,雨过天晴,徽县文化馆非遗进校园活动在东关小学顺利举行。活动伊始,东关小学副校长杜保全作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文物股股长剡佳介绍了省级非遗项目泥阳泥塑及传承人、陇南市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冉旭泽的基本情况。县文化馆副馆长马小霞就本次活动的目的
寻访红色足迹——望江四小组织学生参观杨湾镇抗日战争纪念馆为铭记革命历史,继承优良传统,4月16日,望江四小五年级部分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前往杨湾镇抗日战争纪念馆参观学习,接受革命精神的洗礼。纪念馆里大量详实珍贵的图片和文物,让师生们仿佛置身于那段血雨腥风的革命洪流中。大
孩子一过3岁,家长的关注点就从“吃好喝好玩好”的游戏频道切换到了“如何进行知识启蒙”的早教频道。的确,充足的知识储备不仅能让接下来的学习更顺利,还能帮助小朋友打开认知世界的大门,了解自己和外界的关系。但是,在学习知识技能之前,一定要先帮孩子构建最基础的学习能力,比如专注
4月15日由卫滨区文化馆、卫滨区图书馆与振中街小学,新一街中学,新荷小学,化工路小学,道清路小学,柳青路小学,英才小学,铁西实验小学共同合作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走进了各个校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带到了广大师生的身边。展示了面塑,剪纸等非遗技艺作品,让非遗项目与学生们“零距离”接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提高青少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4月15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州评话代表性传承人杨明坤老师走进维扬实验小学北区校,给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非遗课程。扬州评话,是以扬州方言徒口讲说表演的曲艺说书形式,兴起于清代初期,表演细节丰富,人物形象鲜明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财富。传承非遗,坚守文化。4月14日下午,由县文化馆主办的“非遗进校园”--徽县东关小学站顺利启动。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徽县本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县文化馆邀请“市级非遗项目泥阳泥塑传承人”冉旭泽为孩子们教受
铜鼓声声,山歌传情,4月13日桂漓小学开展了"红星向党筑梦成长”庆三月三系列活动,同学们热情高涨。活动不仅营造了欢乐的节日氛围,更以民族传统文化浸润童心,增进同学们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情感,献礼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追根溯源,民族情结。李校长用生动的语言,向孩子们介绍了“
为了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将优秀传统文化带进校园,使学生更好地贴近生活,了解“壮族三月三”的民俗传统,近日,我校开展了“多彩三月三浓浓壮乡情”节日庆祝系列活动。壮族的民俗特色体育项目走进了体育课堂,同学们参与体验抛绣球、滚铁环、板鞋竞技等活动。美术课上,同学们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