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拓系列活动——青铜器拓印”走进龙潭社区2024年11月15日下午,曲靖市博物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拓系列活动——青铜器拓印”走进曲靖市寥廓街道龙潭社区。工作人员首先为孩子们介绍了青铜器和拓印的历史背景、发展脉络以及技艺特点。通过丰富
分享
近日,一张网络图片再度提及“三星堆文明外星起源说”,引发关注。图片中的考古挖掘现场有一个飞碟型的青铜器物,上面有许多纹路、部件,看起来科技感十足。但很多网友跟帖提醒,这只是AI生成的网络梗图。记者搜索发现,有网民3月底就曾转发此图,并明确标注为“AI段子,切勿当真”。三星堆是
记者日前从云南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了解到,为做好汛期文物安全保护工作,博物馆通过采取制定应急预案、排查安全隐患等措施,构建文物防御“安全网”。记者来到云南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时,工作人员正在对馆内外的沟渠、水池等进行清理。博物馆馆长李红成告诉记者,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收
中新社太原6月16日电(记者李新锁胡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6日发布襄汾陶寺北墓地两座春秋墓葬考古发掘报告。墓葬出土的楚式青铜器映射出晋楚争霸的历史。陶寺北墓地位于临汾市襄汾县陶寺村北,因盗墓被发现。墓地东西长约600米,南北宽约400米。按照年代早晚,墓葬从西北向东南排列
中新网天津11月1日电(王在御)记者1日从天津人民出版社获悉,该出版社近日推出《千铜千面——中国古代青铜器纹样周历2023》,带领读者穿越千年时光,探寻尘封千年文物背后的故事。据了解,《千铜千面》周历作者开亮君,目前就职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考古部,他曾参与制作过纪录片《如果国宝会
司母戊鼎其实叫后母戊鼎后母戊鼎是商代最大的青铜器,曾用名“司母戊方鼎”。93岁考古学家孙机解释,“后”字是反着写的,看起来可以念成“司”,实际只能当“后”讲。中国镇国之宝——后母戊鼎中国的青铜器举世闻名,历史悠久,像三星堆青铜器、秦始皇兵马俑、铜车马等等。但是,在众多的
记者从三星堆考古现场获悉,三星堆8号坑于近日提取出一件大型立人神兽,这是迄今为止三星堆出土动物造型青铜器中最大的一件。目前,新发现的6座祭祀坑中,3、4、5、6号祭祀坑的考古发掘工作已经结束,7、8号祭祀坑的考古发掘工作也已经接近尾声。新出土的一件大型立人神兽为青铜器。神
山西发布青铜器和书画文物保护标准填补国内空白中新网太原2月23日电(记者胡健)记者23日从山西省文物局获悉,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和山西博物院分别起草的三项地方文物保护标准正式实施,其中两项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这三项地方文物保护标准分别是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起草的《青
中新网长沙12月30日电(记者邓霞)12月30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主办的原创大展“王者归来——中国古代青铜器巡礼”在湖南省博物馆开幕,共展出皿方罍、象纹兽面纹大铙、三星堆青铜人头像等在内的280件(套)青铜器珍品。青铜器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11月25日,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透露,岳阳汨罗市屈子祠镇永青村村民近日在拓宽一条乡村公路时挖出两件商代青铜器,分别为铜觥和铜壶。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讯后随即对铜器出土地点进行调查和勘探。据了解,这两件青铜器出土于一处名叫野猫咀的小山山顶上,海拔约80米,与汨罗江的直线
文物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实物见证,是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人类历史文化遗存和自然标本。为了更好地让文物在未来传承,让文物的价值与精神得到更长远的延续,海阳市博物馆组织实施了馆藏青铜器保护修复项目,其中包括嘴子前春秋古墓出土文物中残损较为严重的青铜鼎、青铜矛
中新社太原3月23日电(杨佩佩胡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23日首次发布山西垣曲北白鹅墓地出土青铜器上的全铭文,共199个字。2020年4月起,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等文物机构对垣曲北白鹅墓地进行抢救性发掘,共发掘清理西周至春秋之际大中型墓葬9座,战国至唐宋灰坑17座,出土铜、陶、玉、漆木、
日前,随州市博物馆精选16件噩国青铜器参加宜昌市博物馆元旦期间推出的《寻“鄂”——噩国青铜器专题展》,进一步促进文物藏品共享交流,提升随州文化影响力。本次展览中,随州市博物馆精选安居羊子山西周墓葬出土的多件带有“噩侯”铭文的青铜器,其器形多样、花纹繁缛富丽,外形大多饰
新华社乌鲁木齐12月11日电(记者张晓龙、周晔)记者从日前举行的2019-2020年新疆文物考古成果汇报会上获悉,考古工作者在通天洞遗址发掘到距今5000多年的青铜器,这是新疆境内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青铜器。今年6月至9月,考古工作者对通天洞遗址二号洞穴外的T0118探方进行了发掘。“清理
近日,经过细致的准备、论证,由市文物保护中心保管的需要修复的218件青铜文物正式移交给专业修复资质单位,并正式启动修复工作。利用对上争取的文物专项补助资金,按照上级文物部门批复的馆藏青铜器修复方案,文物保管员对已列入修复计划的218件馆藏青铜文物进行逐一核对、清点、签字
本报讯(记者刘冕)最早出现“中国”一词的西周早期著名礼器何尊、记载武王伐纣准确时间的国之重宝利簋、能够证经补史且具有高度历史研究价值的乐器秦公镈……昨天,《宅兹中国——宝鸡出土青铜器与金文精华》在国家博物馆揭开面纱,143件重器讲述青铜记忆,邀观众品读金文精华。展厅
中新社武汉11月10日电(梁婷王梦恬)湖北省博物馆馆藏100余件文物10日启程前往印度展出,该批文物以出土青铜器为主,其中西周早期叶家山出土青铜器首次出境展览,代表湖北考古最新成果。由中国湖北省博物馆与印度国家博物馆联合举办的“礼乐·华章——中国湖北文物特展”13日将在印
当地时间2019年9月16日,德国萨克森-安哈尔特,当地发掘了一座青铜器时代中期的坟墓,当地警方正在对该坟墓进行进一步考察研究。图为女性头骨上的青铜装饰。据悉,该墓可能可以追溯到青铜器时代早期,即公元前2200年到公元前1550年之间。
【解说】教师穿着汉服上楚文化课程,学生也穿着汉服听得津津有味,6月17日,在武昌首义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张钰副教授开设的《楚青铜器》选修课上,浓浓的古味交相辉映,极具传统文化风情。【解说】据了解,《楚青铜器》课程以楚青铜器为重要载体,张钰结合楚文化、历史,再现传统文化风貌。为
中新网太原5月19日电(范丽芳)社会期待已久的“山西青铜博物馆”预计于7月向公众开放。18日,记者从山西省公安厅获悉,山西警方追缴的大批青铜器成为该博物馆的陈展主体。山西地处华夏文明核心区域。晋南地区的龙山文化晚期铜制品和夏商时代的采矿、冶炼遗址,呈现了中国早期文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