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雕琢时光非遗倾注成长新元社区——指尖上的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帮助辖区青少年坚定文化自信,加强文化认同,近日,济北街道新元社区联合新元学校共同开办的“指尖上的非遗”
分享
活动还没有结束,抖音#青花汾酒醉美中国年#话题总曝光量,便已超13.3亿。甲辰龙年,汾酒携手凤凰网升级打造春节IP“醉美中国年”,联合国宴、古建、雕塑三大领域顶级嘉宾推出专题微纪录片,并以此为话题点,打通线上线下,制造全域视频、话题互动,在春节期间彻底引爆,截至3月4日,热度火热丰收,
2023年12月12日上午,都匀市文化馆举行了2023都匀市“布艺青花瓷”枫香染非遗展暨送文化进校园枫香染非遗研学活动。本次展览由都匀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体育局)、都匀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办,都匀市文化馆、黔南州博物馆、都匀市美术家协会承办。本次展览,由策展人吴洁老师在现
3月26日,晋城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举办了“青花古韵匠心独妙”青花瓷纹饰艺术主题教育活动,旨在解读青花瓷艺术韵味,展现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独妙,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同学们参观了《民间瓷话--清代民国瓷器民俗展》,欣赏了馆藏青花瓷器的古韵之美。白底蓝花,色
我国青花瓷器创烧于唐代,其精彩篇章则从元代开始。元代青花瓷器独步当时,在沉寂了500多年以后,自上世纪初被逐步发现,备受推崇。元代青花瓷器是可供观赏的工艺品,更是反映元代手工业发展、商品贸易、社会生活、审美习惯等的重要实物资料。观赏瓷器,了解历史,感受文化,正是我们举办这次
中新网江西景德镇10月24日电(李韵涵刘力鑫)24日,景德镇陶瓷大学元青花博物馆正式开馆,300余件元青花修复器及瓷片首次与公众见面。“成熟的青花瓷器始烧于元代景德镇,元青花极大地丰富了陶瓷装饰,使中国陶瓷进入了以彩绘瓷为主流的新阶段。”景德镇陶瓷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吕
仅存于世的两只元青花四爱图梅瓶,一件辗转传世、入藏武汉博物馆,一件经考古出土、入藏湖北省博物馆。5月10日,700岁的它们首度相聚于武汉博物馆,向观众述说各自的前世今生。■两件梅瓶同工“异曲”步入武汉博物馆一楼“花开并蒂·梅韵江城”专题展展厅,入口是别具匠心的“梅瓶”形
红塔区文化和旅游局举办青花瓷烧制技艺传承人研学活动为大力弘扬玉溪青花瓷文化,培养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人,搭建青花烧制技艺人才合作交流平台,11月16日至17日,由红塔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红塔区非遗保护传承展演中心协办的青花瓷烧制技艺传承人研学活动在玉溪青花街成功举办。11
春风送暖,万物更新。为更好地让学生近距离了解、接触“非遗文化”,感受传统技艺的精妙,4月2日上午,由大埔县教育局、美丽中国支教项目及广东富大陶瓷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发起的大埔青花瓷“非遗进校园”活动在平原学校北坑小学举行开班仪式。活动由北坑小学校长郑伟平主持。
草长莺飞,春风和煦的三月。在大埔县教育局、富大陶瓷、美丽中国支教粤闽项目部、嘉应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的大力支持下,2021年3月25日下午,我校在综合楼二楼多媒体教室举行了大埔县青花瓷“非遗进校园”开班仪式。初一级全体学生和老师在非遗传承人黄志超先生和朱建欢老师的带领下,了
近日从我市举行的2020年云南特色小镇申报初审工作会上获悉,红塔区将依托具有600年历史的玉溪古窑遗址和古窑青花瓷器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将青花街一带打造成玉溪中心城区陶瓷文化、茶饮休闲一条街,并整合周边资源打造青花艺术小镇。玉溪青花街位于红塔区凤凰街道瓦窑社区内,毗邻红
3月13日,四川德阳市旌阳区一施工现场发现古墓,旌阳区文管所接到报告后,组织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查看,并对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3月17日,来自德阳市考古研究所消息,经过对墓室等情况的清理和鉴定,确定为明代石室墓。考古工作人员在一号墓右侧壁龛下发现有谷仓罐和青花碗2件器物,二号墓墓
许多藏家对于乾隆时期的古陶瓷都十分关注。在清朝古陶瓷的烧制中,乾隆时期的制瓷业在当时最为鼎盛,烧制出来的古陶瓷,几乎代表了清代陶瓷的最高水准。以1.495亿元成交的清乾隆外粉青釉浮雕芭蕉叶镂空缠枝花卉纹内青花六方套瓶成为中国内陆首件过亿元的瓷器拍品。放眼以往全球拍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