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摄影大讲堂(陇南站)在市图书馆举办近日,由甘肃省摄影家协会、甘肃省现代摄影学会主办,陇南市摄影家协会、兰州联盛畅想数码科技、陇南市爱鸟摄影学会承办的甘肃摄影大讲堂(第21站)在陇南市图书馆报告厅举办。会议由陇南市摄协主席张军民主持,各界嘉宾及全市摄影艺术爱好者80余人
分享
甘肃文旅“三个创新”推动文旅业整合传播蓬勃发展今年以来,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探索省域文旅整合营销与创新实践,以“品牌形象创新、营销推广创新、产品整合创新”三大创新举措,全力打造具有甘陇特色的文旅品牌新形象。近日,在中国广告协会主办的“长城奖—文旅好品牌”案例征集大
崆峒山景区走进甘肃医学院开展地推活动为充分展示崆峒山景区特有的文化和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与教育领域的深度融合,9月1日,崆峒山景区宣传营销团队积极行动,以新生开学为契机,走进甘肃医学院开展地推活动。旨在让更多的游客体验崆峒山的自然之美与文化之韵。活动现场,工作人员通过摆
武威片区服务提升|忽而今夏夏是远道而来的浪漫与热情鸟鸣微风,且听风吟时光荏苒,转眼已迎来8月盛夏时光的笔触描绘着大暑时节也记录着我们倾注匠心的服务和品质01景区环境提升坚持细节之处的不懈考究,方能成就品质服务。武威沙漠公园项目团队秉承“园区洁净如新,换您天天舒心”的
全省文化馆系统美术骨干画“七彩丹霞·梦幻之城·画里临泽”6月26日,由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甘肃省文化馆主办,临泽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临泽县文化馆(美术馆)承办的全省文化馆系统美术写生培训班采风写生活动在我县百果园写生基地和七彩丹霞写生基地举办。此次写生采风活动旨
美丽“黄河之都”诚邀天津客!甘肃沿黄四市州旅游联盟(天津)推介会举行“甘肃,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与文化,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祖国的西北部。”5月12日,由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甘肃沿黄四市州旅游联盟主办的甘肃沿黄四市州旅游联盟(天津)推介会举行,现场以生动
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春绿陇原·甘肃文旅演艺天水惠民演出季”首轮活动于4月3日结束后,来自甘肃演艺集团、全省部分市州文艺院团和天水市当地文化艺术单位的文艺演出,将持续为广大市民、游客奉上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大餐,为天水乃至全省文旅市场持续火热“上分”“圈粉”
冰雪炫舞甘肃 文旅热潮涌动——“冬游如意甘肃·乐享冰雪之旅”甘肃冰雪旅游主题推广活动暨陇东南五市旅游联盟年会在天水举行如意甘肃裹银装,冰雪旅游热似火。12月28日,由省文化和旅游厅、天水市政府联合主办的“冬游如意甘肃·乐享冰雪之旅”甘肃冰雪旅游主题推广活动暨陇东
为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党员干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坚定文化自信、激发干警干事创业激情,11月16日,甘肃省人民检察院林区分院党支部走进甘肃省博物馆开展“感受历史传承坚定文化自信”主题党日活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
日前,广河县非遗剪纸传承中心正式注册成立,让广大剪纸爱好者和马俊剪纸工作室剪纸学生有了属于自己的“家”。大会通过了《广河县大夏非剪纸传承中心章程》(草案),选举产生了理事会成员及理事长、监事、副理事长、秘书长、副秘书长,推举了名誉理事长及顾问。传承中心的成立得益于广
当前正值防汛关键期,为进一步做好贵清山、遮阳山景区防汛工作,9月5日,贵清山景区、遮阳山景区、遮阳山明珠酒店联合举办防汛应急演练。演练中,景区防汛抢险领导小组设置了应急指挥部、抢险救援组、医疗救护组、警戒疏散组、协调保障组5个小组,共40余人参加演练。此次演练模拟场景为
高天流云、白云映衬,这是唯美初秋的礼赞。八月的红色会宁,湛蓝的祖厉河碧波荡漾,巍巍桃花山横亘在壮阔的黄土高原,彰显着大美河山的灼灼风姿。会师之城披上节日的盛装,“红色芳华”的情结慷慨激昂,让来自四面八方的宾朋如痴如醉,流连忘返。为了进一步拓展省级红色旅游创新融合发展,打
中新网兰州7月30日电(戴文昌)一边临摹石窟壁画,一边给前来参观的游客介绍丝路石窟历史,还会给游客“加戏”说唱一段凉州宝卷,在被称为“中国石窟鼻祖”的甘肃武威市天梯山石窟,有一位“说唱守窟人”赵旭峰。近日,记者专访了赵旭峰,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河西宝卷·武
都市文化界据【中华诗词学会官方公众号】发布消息: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中华诗词学会组织机关人员赴甘肃省临潭县开展了诗词下乡活动。7月26日,在冶力关镇池沟村“文心书院”,临潭县图书馆组织了一次“作家面对面”活动,中华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林峰、
甘肃千年古寺深夜失火佛像独矗废墟7月24日凌晨,甘肃张掖山丹县清泉镇4A级旅游景区山丹大佛寺突发大火。现场画面显示,现场一片火海,火势蔓延至附近树木及佛像上。24日15时许,景区工作人员称,火势已全部熄灭,佛像受损较为严重,正在调查起火原因。画面显示,景区内一片废墟。当地消防工作
流金七月,夏花绽放,群星闪烁。7月15日“第五届甘肃电影锦鸡奖”颁奖仪式在省城兰州宁卧庄宾馆举行。颁奖仪式由甘肃省文联党组书记、主席王登渤主持,甘肃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电影局局长马玉萍,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张宏分别致辞。由中国电影
“看着自己的剪纸作品,成就感满满。”在平凉赵娟剪纸传习所,前来参加研学的孩子们正认真欣赏着自己的最新剪纸作品,在纸剪共舞中,感悟非遗文化之美。在剪纸传习所,孩子们相互请教、切磋技艺,一把把剪刀、一摞摞彩纸和一双双灵巧的小手在纸板上不停忙碌着,不一会儿就创作出了一幅幅生
中新网兰州6月28日电(闫姣)保安腰刀、庆阳香包、兰州刻葫芦……连日来,一场甘肃省“非遗盛会”在敦煌市持续展开。该省41家非遗工坊6000多件非遗文创产品,线上线下展示销售,吸引游客走近非遗、体验非遗、感受非遗。“通过参加这次比赛,开阔了眼界,了解了不足,接下来将再接再厉,创作
为进一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全社会依法保护文物的意识,大力营造人人参与文物保护,保护成果人人共享的良好氛围,将文物保护意识普及到个人,提高群众文物保护意识。5月6日,甘肃大地湾文物保护研究所联合秦安县文物局在五营镇主街道开展形式多样的《中华人民
五一期间,全省各地游客出游热情高涨,文旅产品供给充足,市场运行平稳有序。假日期间,全省各地接待游客2030万人次,同比增长138.8%,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07.2%;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9亿元,同比增长142.7%,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6.8%。全省7个5A级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75万人
甘肃张掖发现大面积土林地貌【科考价值高】4月25日,我省张掖市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局举办发布会宣布张掖发现大面积土林地貌。张掖土林地貌主要集中在该市肃南县境内,平均海拔高度1700米左右,面积约20平方公里。土林发育齐全、类型多样,从幼年时期的细沟土牙,到中青年期的圆盆土柱,直至
生态古镇树树诗,梨韵水乡处处歌。4月10日,2023年“梨韵什川”梨花会在甘肃省皋兰县拉开帷幕。本次梨花会活动以“梨韵什川”为主题,共分为“花开梨韵篇”“遇见春华篇”“丰成秋实篇”三大篇章和“技·忆永存”非遗文化进景区、“畅游奇峡”黄河奇峡探秘、“梨花吐蕊”书画摄影阅
中新社兰州2月27日电(闫姣)“‘鱼跃龙门’虎头帽销往德国,玉兔香包销往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甘肃省庆阳市非遗传承人张煜瑶27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称,由其母亲近期原创开发的各类刺绣产品得到海外华侨华人的青睐,古老的香包刺绣勾起了他们的乡愁。连日来,甘肃省非遗传承
为进一步丰富城乡群众文化和旅游生活,扩大内需、拉动消费,使全县人民过一个欢乐祥和、文明幸福的春节,1月13日,通渭县举行“诗情墨缘”秦嘉徐淑公园诗联书画作品展、书画+旅游大礼包促销、通渭木板年画文创产品发布和文化集市开市仪式。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晓燕出席仪式并宣布活
原标题:甘肃新增146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近日,甘肃省文物局公布全省第二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共146处。此次公布的146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包括会议旧址、战斗战役遗址、部队驻地、重要机构、故居旧居和烈士墓地等多种类型,分布于全省13个市州33个县区,具有时间跨度长、文物品类多、
都市文化界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推文消息:假日期间,全省共接待游客242.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6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45.5%和18.2%,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的97%和69%,全省文化和旅游市场整体安全、有序、平稳。甘肃“春绿陇原”系列新年音乐会,汇聚甘肃省陇剧院、甘肃省歌剧
1月2日,记者从省文旅厅获悉,元旦假期,全省共接待游客242.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6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45.5%和18.2%,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的97%和69%,全省文化和旅游市场整体安全、有序、平稳。冬春市场百日攻坚行动开局良好节日前夕,省文旅厅积极推动落实全省“文化进万家
体验不一样的冬韵与春情——冬春游甘肃网络宣传活动如火如荼值此“元旦”“春节”来临之际,为了加快复苏全省文旅行业,激活冬春旅游市场,进一步提振文旅行业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打响做亮“文化进万家 旅游迎新春”这一主题,12月19日,“如意甘肃·如约而至”网络媒体宣传推广活动走进
“文化进万家”场场有亮点——我省“春绿陇原”冬春季群众文化活动启动“春绿陇原”文艺展演是近年来我省打造的一项惠民演出品牌活动,规模大、艺术门类齐全、持续时间长、覆盖范围广、参演单位多、普惠性强。随着我省文旅行业全面复工复产,这一广受群众喜爱的品牌活动启动。“
近日,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关于加快复苏全省文旅行业激活冬春旅游市场有关工作的通知》,并研究制定《加快复苏全省文旅行业激活冬春旅游市场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从10个方面提出引领推动全省文旅行业复工复产的具体措施。《方案》明确,全省文旅行业以即将
12月6日,正宁县局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专题学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党员干部面向党旗宣誓,重温入党誓词,集体学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党支部书记讲解了《中国共产党章程》自1921年诞生至党的二十大以来的重要历程和重要内容。正宁县局将继续深化《中国共产党章程》学
甘肃这些地方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村名单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四批200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和第二批98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名单。其中,甘肃三个乡镇: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天堂镇、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市折桥镇、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水川镇入选第二批98个全
10月26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网站发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等关于做好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调查推荐工作的通知》拟将北京市密云区大城子镇墙子路村等,1352个村落列入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其中,甘肃有58个村落入选:拟列入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村落名单甘肃省(58个)1.甘肃省天
中新社兰州10月19日电(闫姣李亚龙)“我们一直在挖掘、研究敦煌书法的相关课题。《敦煌书法》已经完成了第一、二辑,接下来还将整理第三辑,计划用两到三年时间,将敦煌书法完全解答清楚,让大家更自然地接受它。”19日,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甘肃省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陈新长接受中
在重阳节来临之际,为弘扬孝亲敬老的优秀传统文化,继续深化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10月3日下午,永靖中学所有班级统一召开了“孝亲敬老,从我做起”主题班会活动。班会加深了同学们对于尊老敬老这一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认识,强化了感恩父母、感恩家人的责任意识。同学们也发出倡议,决心
8月23日,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副主任委员、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主任高志凌带队就清水县文物保护工作开展专题调研。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焕珍,县委副书记、县长李菊霞,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周伟东、副主任贠少灵,县政府副县长刘润斌参加调研。调研组先后来到清水县花舞北山、清
尊敬的观众朋友们: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漳县博物馆将于2022年7月26日起恢复开放。开放时间9:00—17:00(中午正常开馆)每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温馨提示1.游客实名预约和信息登记后,体温正常(体温≤37.3℃)方可入馆。对体温超过37.3℃的人员,或有咳嗽、气促等异常现象的观众
中新网兰州6月29日电(张婧)当网络时代的提笔写字成为一种奢求,文房四宝中的砚台便不常出现在寻常百姓家。与此同时,藏砚界关于四大名砚也流传这样一种说法,“端砚老坑石料开采枯竭,歙砚龙尾山石料日渐稀少,产洮河砚老料的喇嘛崖已淹于水中,澄泥砚的制作工艺也难以恢复到古代的水平
羲皇故里:2022年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在甘肃天水举行中新网甘肃天水6月22日电(记者丁思李亚龙)伴着淅淅沥沥的雨声,22日,2022(壬寅)年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在“羲皇故里”甘肃天水伏羲庙广场举行。同日同时,在台湾新北市举行海峡两岸共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典礼。这是两
中新网兰州6月12日电(记者丁思李亚龙)记者12日从甘肃省文物局获悉,今后五年内,国家文物局与甘肃省人民政府将重点从建设高水平科研平台、石窟保护与安全防范长效机制、“数字敦煌”,开展石窟考古研究和文物价值挖掘、敦煌文化多元展示与合作交流,培育高层次专业化人才队伍和推
中新网北京6月6日电(记者应妮)记者6日从国家文物局在线上举行的第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获悉,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将于6月11日在甘肃省兰州市举行。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司长陆琼介绍,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主题为“文物保护:时代共进人民共享”,反映了文物见证
6月2日,县文化馆对我县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集中开展了业务等相关知识培训。举办这次培训班,旨在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继承和弘扬我县优秀传统文化,有效保护和传承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鼓励和支持传承人开展传习活
甘肃地质博物馆举办“生态文明美丽中国”道德讲堂主题活动5月6日,甘肃地质博物馆开展了以“生态文明,美丽中国”为主题的道德讲堂活动。活动以诗朗诵、诵经典、看短片、谈感悟、听歌曲五个环节为载体,进一步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活动中,全馆干部职工共同观看塞
4月17日晚上,我校召开当前重点工作推进会,全体教职工参加会议。校长杜生忠主持会议。会上,首先传达学习了《文县教育系统纪律作风专项整治活动推进会》精神,要求全体教职工要明确了杨超对教育系统开展纪律作风专项整治工作的要求:1、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开展纪律作风专项整治活
甘肃武威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群神秘王族的归宿地该墓葬群位于甘肃省武威市西南,地处祁连山北麓,主要分布于武威南山区冰沟河与大水河中下游北岸的山岗之上。考古发掘了吐谷浑喜王慕容智墓,该墓为带长斜坡墓道的单室砖室墓,是目前发现唯一保存完整的吐谷浑王族墓葬。墓内出土大量精
中新网兰州3月30日电(记者刘玉桃)近日,兰州文理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招生等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筹备中。甘肃作为非遗资源大省,多年来,在各级政府和民间力量共同努力下,非遗“活态”传承成果遍地开花,但由于传承方式单一、闭塞,并不被大多数年轻人所熟知,此次非遗
2022年3月26日,甘肃敦煌天气晴朗,春风拂面。甘肃敦煌阳关景区进行“放飞纸鸢·逐梦阳关之春”放风筝比赛,不少市民带孩子前往敦煌阳关景区宽阔地带放飞风筝,感受浓郁的春的气息。(王斌银年超君)阳春三月,阵阵春风送来了温暖,古阳关脚下的垂柳开始吐出嫩芽。春天来了,正是放风筝的好季
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数据平台上线我省六百三十项非遗项目云端“安家”凉州贤孝、酒泉夜光杯雕、庆阳香包刺绣……随着省文旅厅与腾讯云联合建设的“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数据平台”近日上线,我省630项非遗项目作为首批“住户”在云端“安家”,用户可随时随地“登门入户”查阅陇
近日,文史工作者在甘肃省静宁县威戎镇一慕姓村民家中发现清朝漕运总督慕天颜文集等文字资料及牌位。据了解,村民家中保存的有清版慕天颜文集《楚黔封事》上卷、《抚吴封事》一至八册(二、九两册遗失)及家谱序言等文字资料。一同发现的还有慕天颜牌位,高约80厘米、宽约60厘米,两侧木
甘肃武威市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群该墓葬群位于甘肃省武威市西南,地处祁连山北麓,主要分布于武威南山区南营水库以西,冰沟河与大水河中下游北岸的山岗之上。近年来由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牵头,组建吐谷浑考古项目组,对其持续开展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工作。2019年,项目组发掘了吐谷浑
2022年3月5日是学雷锋纪念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由甘肃省毛体书法艺术研究会举办的“文艺进万家健康你我他”学雷锋文艺志愿服务主题活动——文艺“两新组织”书法免费公益培训在兰州市城关区思德培训基地如期开讲。此次活动得到了思德教育的大力支持。邀请文艺志愿者,中书协
甘肃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记者从甘肃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甘肃段)建设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被相关部门批准并正式印发实施,明确到2025年全面建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甘肃段。据介绍,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甘肃段将建设“河西汉塞”等3处核
华亭市文旅局、公安局联合开展文物安全专项检查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级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安排部署,近日华亭市文旅局(文物局)、公安局在全市开展了文物安全专项检查。检查组从安全规程的建立健全,文物安全保护责任、岗位责任是否落实,以及是否存在消防、安防隐患,文物
由国家文物局指导,故宫博物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全国29家博物馆举办的“何以中国”展览近日在故宫博物院开展,展出文物绝大多数为登上过中央电视台《国家宝藏》栏目的各馆文物精品。该展览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举办期间,向全球来宾讲述“多元一体、连绵不绝、兼容并
甘肃两个遗址入围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候选项目记者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2月8日,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初评启动。甘肃张家川圪垯川遗址、甘肃武威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群入围初评候选项目。据悉,2021年,全国经过审批的考古发掘1700余项。候选项目均为各
1921年,一位名叫安特生的瑞典人,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的一处史前遗址展开了发掘。这次发掘首次披露了中国史前时期一个辉煌灿烂的彩陶文化——仰韶文化,这不仅拉开了中国田野考古发掘与研究的序幕,同时也是考古学走向中华大地,正式诞生的标志。历史的车轮走到今天,近代考古学在中国
针对近期毗邻省份疫情反复和市文旅局强化疫情防控要求,为进一步提升疫情防控应急处置能力,甘肃大地湾文保所于2022年1月11日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演练。为确保演练活动有序开展,大地湾文保所召开专题部署会,在优化完善《甘肃大地湾文保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的
中新网长沙1月7日电(向一鹏管震)“流沙坠简——甘肃出土简牍文物精华展”7日在长沙简牍博物馆开展,展出316组(327件)精品简牍文物。民众将在这些穿越千年的简牍文字里,感受简牍文化的魅力。长沙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陈澎出席开幕式。简牍是中国古代在纸张发明之前最主要的
中新网兰州12月28日电(记者冯志军)28日,由甘肃省博物馆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筹办的《实证——甘肃考古百年展》在兰州启幕,其旨在展示甘肃考古工作不同阶段的重大发现与研究成果,展现甘肃百年重大考古发现和优秀物质文化遗产。甘肃作为中国最早开展考古工作的地区之一,至
早期的飞天长啥样?甘肃发现一幅完整北凉飞天壁画新华社兰州12月15日电(记者白丽萍)记者15日从甘肃省武威市天梯山石窟保护研究所了解到,敦煌研究院在对天梯山石窟进行搬迁壁画彩塑修复过程中,发现一幅完整的北凉飞天壁画。据了解,天梯山是祁连山东线的一条支脉。开凿于岩壁上的天梯
“诗歌是一种未来”第八届甘肃青年诗会将于兰州举办“诗歌是一种未来”——第八届甘肃青年诗会原计划在甘肃天水举办,现因疫情影响,诗会将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兰州举办。甘肃青年诗会是由甘肃部分青年诗人自发组织举办的民间诗歌活动,每年一届。自2014年开始,现已成功举
中新网兰州11月23日电(宋子昕李亚龙)“藏戏告诉人们,要做善良的人,不能做坏事,正如藏传佛教对人有积极的教育意义。”50岁的藏族村民完代才让说,他希望年轻人能多了解藏戏文化,保护并发扬“南木特”藏戏这一珍贵的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秋冬交替时节,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
宋代铜灯时代:宋代尺寸:高14.5厘米口径16.5厘米底径15厘米材质:铜器由灯盘、灯座组成。上为浅圆灯盘,中间有灯芯,盘内有两圈弦纹,盘外有一圈弦纹,盘底部题有铭文“长命富贵为记”。灯座呈喇叭状,中部、底部各有三圈弦纹,其间题有铭文“杨茂公丁巳相乙亥月丁卯日生寿命七十岁乙丑年壬
瑞兽葡萄纹铜镜时代:唐代尺寸:直径15厘米缘厚1.5厘米材质:铜器圆形,伏兽钮。镜背纹饰为高浮雕,主题图案由瑞兽和葡萄纹组成,以高突棱为界分为内外两区。内区置大伏兽钮,四只海兽环钮而卧,海兽之间有两只凤鸟展翅翱翔,葡萄纹均匀分布在内区,鸟雀穿梭其中。外区为禽鸟、瑞兽缠绕葡萄藤蔓
由文化和旅游部、广东省政府主办的第十三届全国舞蹈展演,因疫情原因,以线上演播形式展演部分舞蹈作品。11月9日晚,第十三届全国舞蹈展线上展播开幕,由省文旅厅选送的西北民族大学舞蹈学院创排的舞蹈《西路军》、省歌舞剧院创排的舞蹈《柘枝舞》精彩绽放。舞蹈《西路军》,以红西路军
近期,“甘肃文旅有声图书馆”依托“微游甘肃”微信公众平台正式上线。这是本轮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省文旅厅通过科技信息手段持续增加文化供给、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勠力同心战“疫”的又一举措。“甘肃文旅有声图书馆”包含党的建设、历史人文、亲子儿童、有声小说、健康养生、商
甘肃采取熔断措施暂停旅游活动甘肃文旅采取“熔断”措施,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23日,甘肃省文旅厅和甘肃省卫健委联合宣布,全省立即暂停旅游活动,关闭省内所有旅游景区、文化娱乐场所、旅游演艺场所、影剧院、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公共文化服务场所;暂停举办各种文艺演出、展览和聚
闭馆公告各位观众朋友们:根据《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文旅行业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精神和(瓜疫防控办[2021]174号)文件要求,为避免人员聚集发生交叉感染,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瓜州县博物馆决定自(2021年10月20日)暂时闭馆,恢复开馆时间另行通知。
新华社兰州10月19日电(记者何问)记者19日从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了解到,为应对本次疫情,甘肃省启动全省文旅行业疫情防控应急工作机制,立即关停兰州、酒泉、嘉峪关、张掖四地文旅经营场所和经营活动,取消各类演出、展览和群众性文化活动,全省旅行社停止跨省旅游业务。针对各类A级景区,
10月19日上午,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紧急会议,安排部署具体防控措施。要求立即启动甘肃省文旅行业疫情防控应急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各项应急防控措施,筑牢甘肃省文旅行业疫情防控防线。会议要求,针对当前疫情形势,立即关停兰州、酒泉、嘉峪关、张掖四市的文旅经营场
中国都市文化界网快讯,10月18日,“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开幕式在河南省三门峡市举行。值此中国现代考古学百年之际,开幕式上公布了“百年百大考古发现”。甘肃省秦安大地湾遗址、临洮马家窑遗址、张家川马家塬遗址、敦煌莫高窟等100项发现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秦安大地湾
中新网甘肃敦煌10月14日电(记者冯志军)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主任张首刚14日在甘肃敦煌向中新网记者透露,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北天星图《敦煌星图》发现地敦煌正在建设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作为中国“十三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敦煌授时台将成为中国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中的
政媒联动铸矩阵 携手共扬金城美——兰州市文旅局召开媒体座谈会10月9日,兰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召开媒体座谈会,授予新华通讯社甘肃分社、中国新闻社甘肃分社、中国日报甘肃记者站等18家媒体单位为“兰州文旅最佳媒体支持单位”荣誉称号,并与各媒体单位就政府媒体合作共赢进行了深入
新华社北京10月4日消息,记者从甘肃、陕西、山西等地有关部门了解到,因受强降雨影响,为了确保广大游客生命财产安全,三地多个旅游景点关闭。记者从甘肃省应急管理厅、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了解到,受持续强降雨影响,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山景区、陇南市西狭颂景区等多个知名旅游景点宣布暂停
新华社兰州10月2日电题:“丝路游”火爆“红色游”兴旺——甘肃国庆假期旅游市场观察新华社记者郎兵兵大漠腹地胡杨林金黄一片,美丽乡村秋景如画,红军长征遗址景点游人如织……今年国庆长假,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畅游丝路感受西部风光,打卡红色旅游成为众多游客在甘肃欢度国庆的理想
中新网甘肃敦煌9月24日电(闫姣李亚龙)“音乐是全世界都能听懂的语言,也是能够沟通全球文化的手段,这部剧是我第一次看到以音乐的形式讲述剧情故事,还有数十种不同形式的乐器,很震撼。”观众刘一博在甘肃敦煌如是说。23日晚,第五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和第十届敦煌行·丝
第十七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将于今天上午开幕,经过几天地紧张筹备和精心布展,甘肃主展馆隆重出场,数字敦煌、红色资源、黄河文化、长城文创产品等惊艳亮相。本届文博会,甘肃展馆以甘肃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底蕴,以“交响丝路如意甘肃”为主题,围绕敦煌文化、长城文化、
记者于21日从省文物局获悉,近日,“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初评结果揭晓。我省6项考古发现入围终评,分别是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甘肃敦煌莫高窟、甘肃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地、甘肃临洮马家窑遗址、甘肃礼县大堡子山遗址、甘肃武威地区唐吐谷浑王族墓葬群。根据入围考古发现可以看出,从地
9月9日至10日,省人大民侨委党支部组织所属党员赴天水市麦积区五龙镇中石沟村,开展“结对共建,帮办实事”主题党日活动。活动首先以“回首百年历史,感悟百年辉煌”为主题,通过中石沟村党支部老党员的讲述,支部党员们了解了村民生活和村容村貌的变化。在交流讨论后大家一致认为,中国共
中新网兰州9月8日电(记者杨艳敏)甘肃省张掖市文物保护研究所办公室负责人张志勇8日向中新网记者介绍说,目前已启动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马蹄寺石窟群的三维数字重建工程,运用现代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从而实现“窟内文物窟外看”,让文化遗产在数字化保护与传承中绽放光彩。马蹄
中新网兰州9月8日电(闫姣)读者出版集团8日披露,作为甘肃省的两大文化“王牌”,敦煌研究院和读者出版集团多年来联合出版了400余种敦煌学著作。“我们的图书出版坚持走‘专、精、特、新、融’之路,要做精品、特色,敦煌就是我们的特色。”读者出版集团总编辑马永强9月上旬接受中新
中新网兰州9月6日电(王牧雨高展)水浒一百单八将、西游记师徒四人、八仙过海、四大天王、杜甫、关公……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神话历史人物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出现在甘肃陇南市成县高旗村成州面塑馆。“我们小时候的玩具就是面塑小人,有好多我现在还保存着。”成州面塑第五代传承
据兰州日报报道9月3日,在由中国旅游协会、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乐山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2021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展暨第八届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上,甘肃“交响丝路·如意甘肃”特色旅游商品积极参与角逐,获多项殊荣,荣获1金8银15铜的好成绩,获奖数量取得新
原标题:甘肃肃北发现逾5000幅千年岩画反映射猎游牧生活中新网兰州8月27日电(呼和巴尔斯冯志军)甘肃酒泉市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委宣传部27日披露,在肃北广阔的地域中,分布着众多鲜为人知的神秘岩画,这些岩画凿刻技法虽极简单,但画境古朴,形象生动地记录了当时的游牧民族繁衍发展的痕
尊敬的游客朋友:近期,南京等地发生新冠病毒“德尔塔”变异株引起的疫情,已波及多个省份。“德尔塔”病毒是目前全球疫情流行最主要的毒株,它对人体的适应能力更强、传播速度更快、病毒载量更高、治疗时间更长,更易发展成重症。当前,炳灵寺石窟正值旅游旺季,为进一步做好炳灵寺石窟疫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7月2日,甘肃开放大学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画摄影作品展暨红色书画进校园活动。学院相关负责人及学员代表参加。据了解,活动现场共展出甘肃开放大学社区教育学院学员作品128幅,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其中,书法作品61幅、绘画作品25幅、摄影作品42
为认真贯彻落实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和国家文物局关于革命文物建筑消防安全工作部署要求,6月21日上午,甘肃省消防救援总队、甘肃省文物局在总队召开全省革命文物建筑消防安全警示提醒会。省消防救援总队总队长陆军、省文物局局长马玉萍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文物局副局长陈于柱主持
省文旅厅日前发布甘肃具有代表性的6大主题20条红色精品文旅线路。这20条红色精品文旅线路围绕长征丰碑、红色沃土、浴血河西、时代楷模、脱贫攻坚、生态文明6大主题,以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为时间轴,以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发生在甘肃的标志性事件、具有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要求,有力推动酒泉文化产业繁荣发展,进一步提升群众文化自信,弘扬传承书画艺术,5月25日上午10点在酒泉市国画院举办“翰墨颂党恩丹青绘百年”
中新网兰州5月19日电(记者崔琳)“我们顺应广大游客草原湿地游、高山峡谷游、民俗风情游、乡村田园游、红色励志游的迫切愿望,率先在甘肃免费开放景区,今年五一黄金周,全州共接待游客17.7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8883.1万元,较2020年同比分别增长362%和317%。”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副
5月15日晚,第六届甘肃戏剧红梅奖大赛在甘肃张掖丝绸之路文化艺术中心落下帷幕,麦积区秦剧团有限公司演出的秦腔现代剧《村上春秋》在本次大赛中喜获红梅大奖。秦韵悠悠,锣鼓铿锵。5月11日,晚《村上春秋》在张掖丝绸之路文化艺术中心正式登台亮相,为在场观众讲述感人的脱贫攻坚故事
甘肃80余件馆藏珍贵文物出书重温“丝路故事”5月11日,记者从甘肃省博物馆获悉,今年该馆组织专业人员,策划编辑出版了《丝绸之路文物故事·甘肃省博物馆卷》一书。全书遴选甘肃省博物馆馆藏80余件(组)与丝绸之路相关的珍贵文物,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撰写文章68篇,是让文物“活”起来
3月29日,“端着金碗‘要饭’是自己的真实写照。”近日,甘肃省收藏协会会长、兰州大学文物鉴定与修复中心研究员刘世杰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表示,文物收藏是与历史的近距离沟通,精神上的获得和享受无可比拟。1989年,29岁的刘世杰偶然看到一块兰州黄河石上的人物活灵活现,山水交相辉映
自天水市石窟寺专项调查工作启动以来,天水市抽调专业人员成立专项调查工作小组,根据全市石窟寺分布情况,组织相关县区、单位成立6个石窟寺专项调查单元,分组开展石窟寺田野调查工作。天水市共有石窟寺35处,部分石窟寺分布偏远。各调查队员克服寒冷冬季冰冻雪封、路途崎岖等种种困难
新华社兰州3月22日电(记者郎兵兵)记者从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了解到,甘肃近期推出了8大主题文化和旅游产品,并增开旅游航线,吸引游客春游甘肃。这8大主题文化和旅游产品分别为踏青赏花游、魅力乡村游、寻根祭祖游、红色励志游、环西部火车游、丝路研学游、健康养生游、甘青大环线自驾
平川陶瓷小镇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依托平川丰富的陶土资源,深厚的陶瓷文化底蕴,积极打造以陶瓷为载体,以文化为基础,以创意为灵魂,集旅游、休闲、娱乐、文化创意、工业旅游示范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古陶瓷制作遗址保护、产品陈列馆、陶瓷博物馆、DIY体验馆、陶瓷创意创作中
近期,甘肃省多部门联合就涉案文物规范管理制定新规,明确涉案文物保护管理移交的全过程。作为文物大省,甘肃近年来随着打击文物犯罪和反腐执纪力度不断加大,各级办案机关查扣追缴的涉案文物增多,涉案文物管理移交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迫在眉睫。为此,甘肃省文物局、省纪委监委、省高级
12月8日上午,由省委宣传部、省扶贫办、省文联主办,省书协承办的“助力脱贫攻坚书写山乡巨变”——甘肃省扶贫书法作品展在甘肃艺术馆开展。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甘肃作为全国脱贫任务最重的省份,全省上下齐动员,参与扶
近日,省文物局、省纪委机关、省监察委员会、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省公安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兰州海关联合印发《甘肃省涉案文物管理移交暂行办法》。这是我省相关职能部门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关于规范涉案文物保护管理要求的实际举措,开全国先河,既为我省涉案
11月14日晚,大型舞剧《问道崆峒》在甘肃黄河剧院举办第二场审核演出。省政协主席欧阳坚,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元平,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嘉毅,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马青林,省政协副主席陈青、尚勋武,省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朱玉等观看演出。平凉是中华民族始祖文化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