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福临染上天花是较为可信的,以下是关于其染病原因及真实性的分析:福临染上天花的可能原因天花的高传染性:天花在当时是一种极为常见且传染性很强的烈性传染病,传播途径广泛,可通过飞沫、接触患者的衣物或用具等方式传播。福临身处宫廷,周围人员众多,包括宫女、太监、大臣等,只要其
分享
一、皇太极简介皇太极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八子,后金第二位大汗、清朝开国皇帝。他自幼聪慧好学,文武双全。在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继承汗位,改元天聪。他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加强中央集权,发展经济,壮大军事力量。皇太极积极学习汉族文化,推行汉化政策,为清朝的建立和发展奠定
努尔哈赤秘史努尔哈赤,这位后金的开创者,以其非凡的勇气和智慧,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出生于一个部落酋长家庭,幼年历经磨难,却在困境中磨砺出坚韧不拔的性格。凭借着十三副遗甲起兵,努尔哈赤开始了他的统一女真之路。在这个过程中,他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领导风
清代皇帝努尔哈赤简介努尔哈赤是清朝的奠基者,他以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军事智慧,在历史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努尔哈赤出生于建州左卫一个小部落酋长家庭。他凭借着过人的勇气和谋略,统一了女真各部。在统一的过程中,他创建了八旗制度,这一制度不仅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也为后来
犹听清秋佩玉声—清代知县谢鉴礼碑刻诗文书画收藏展犹听清秋佩玉声—清代知县谢鉴礼碑刻诗文书画收藏展,近日在石家庄鹿泉区民俗文化展馆展出,展览由曲阳北岳庙博物馆、曲阳县博物馆、鹿泉区文物保护管理所共同举办。谢鉴礼,字方塘,别号半亩山人,贵州遵义人,学识渊博,著名书画家。画
中新网邯郸6月28日电(王天译孙媛媛)据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文保部门28日消息,该县近日发现一道清代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皇帝诰封圣旨,距今已有142年历史。据了解,该圣旨长2.22米、宽0.3米,通体采用五种颜色的绢帛制成,用汉、满两种文字竖书,右侧为楷体汉文,共14行143个汉字,左侧为对照
中新社石家庄5月24日电据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文保部门24日消息,工作人员近日在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河郭镇梁牌村发现一通清代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所立古石碑,碑文全称为“重修祀堂碑记”,距今已有279年历史。新发现的古石碑为青石材质,高200厘米,宽70厘米,厚23厘米。该石碑两面书文,
5月18日,伪满皇宫博物院携手故宫博物院,在伪满皇宫博物院博物馆之眼艺术宫地下二层东展厅,举行“漆彩华章——故宫博物院藏清代乾隆朝漆器展”。展览从5月18日到8月18日。漆工艺是中国最古老的传统手工艺之一,漆器以华贵和含蓄兼容的特质,被延续制作和使用至今。在故宫博物院收藏的
3月26日,仙桃市文物保护所别享兵所长带领业务部、办公室、安保部等部门的8名工作人员,赶往沙湖镇凉亭村,对发现的清道光八年(1828年)墓碑开展现场调查。墓碑现置放于凉亭村二组村民董勤汉屋后院墙处,平放、正面朝上,由碑首和碑身组成,麻灰石质地,长约1.71米、宽约0.71至0.75米(碑首0.75
中新社成都6月28日电(记者岳依桐)记者28日从成都武侯祠博物馆获悉,今年2月,该博物馆在原状陈列提升工程中发现诸葛亮殿北壁木框有磨蚀现象,对其进行更换时周边抹灰层剥落,显现出墙体内被封护碑刻的一角。经专业机构进行墙体扫描和清理,共发现15块碑石,根据空间位置和碑文内容,判断
故宫藏清代宫廷服饰,怎一个美字了得【博览荟】◎周乾服饰为古今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故宫为明清皇宫,现珍藏服饰类文物约15万件,其中大部分为清代皇家用品。这些服饰材质上乘,种类丰富,不仅可满足帝后朝会、祭祀、出行、节庆、闲居等功能需求,而且具有无与伦比的美学特色。故宫藏
文脉书院4“五岭北来峰在地,九州南尽水浮天。”岭南大地倚山临海,地势开阳。自古以来,岭南人采中原之精粹,纳四海之新风,融汇升华,自成宗系,形成别具一格的岭南文化。且务实、开放、兼容、创新之风至今赓续不断。而其文脉之传承,实有赖于历代学者开馆授徒,薪火相传。尤其是书院产生之后
近日,文史工作者在甘肃省静宁县威戎镇一慕姓村民家中发现清朝漕运总督慕天颜文集等文字资料及牌位。据了解,村民家中保存的有清版慕天颜文集《楚黔封事》上卷、《抚吴封事》一至八册(二、九两册遗失)及家谱序言等文字资料。一同发现的还有慕天颜牌位,高约80厘米、宽约60厘米,两侧木
中新网广州3月22日电(记者程景伟)记者22日从广州市海珠区南石路28号地块考古发掘现场了解到,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于2020年12月起在该地块范围内进行考古勘探,发掘面积5000平方米,清理清代炮台和民国监狱等重要遗存,至今考古出土铁炮、子弹壳、铁镣、玻璃试剂瓶等遗物103件(套)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曾焕阳通讯员何志培、何德优、严云飞摄影报道)在建中的南粤古驿道文化遗产活化项目——河源市连平县大湖镇何新屋“古驿道之家”,自上月在客家围龙屋何新屋西南片区施工清理残墙泥土时,意外挖出一套完整的清代珍贵文物——石碓石器。昨日,何新屋再次传来好
12月21日,湖北襄阳古城近日发现一块残碑,经当地文物部门21日初步鉴定为清代漕运碑,从而印证了襄阳曾是全国漕运的重要节点。襄阳古城管委会文旅办工作人员方莉介绍,这块残碑系襄城区城建部门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发现,碑高1.1米、宽0.62米,碑文漫漶。从碑文中可见,当时,襄阳卫承担漕粮事务
馆藏清代肖像画修复项目第二批顺利完成12月3日,昌邑市博物馆馆藏清代肖像画修复项目第二批经专业修复,恢复了原貌,验收合格后,点查建档入库,第三批同时启动。清代肖像画是近年来博物馆立足文物征集打造特色收藏的重要成果,新馆建成后,将辟专题展厅集中展示。(文旅昌邑)
新华社济南11月7日电(记者孙晓辉)记者近日从济南市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济南市莱芜区口镇街道发掘出29座横跨东汉晚期、金元时期和清代的墓葬,出土文物90余件(组),其中东汉晚期墓中出土的纹样、图案繁多的花纹砖和画像砖,在同时期山东地区非常少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据济南市考
原标题:济南发现从战国至清代84座古墓出土罕见黄绿釉狮坐莲花灯中新网济南9月15日电(赵晓)记者15日从济南市考古研究院获悉,该院于今年8月完成对济南裴家营东南墓地的考古发掘,共清理出墓葬84座,年代自战国时期延续至清代。出土完整及可复原器物110余件(组),包括一件较为罕见的黄
原标题:吉林省博物院藏清代花卉主题文物展开幕9月4日,“花舞春城——吉林省博物院藏清代花卉主题文物展”开幕,展览系统展示了清代花卉主题文物的艺术之美与文化内涵。本次展览是吉林省博物院首次策划的以花卉为主题的综合类文物展,共展出文物66件,涵盖织绣、珐琅、瓷器、书画4个种
海西晨报记者白若雪通讯员蒲韵如现代石雕制品?都是清代文物现代石雕制品?都是清代文物厦门海关联合警方侦破一起走私文物出境案,查获27件清代墓碑石顶盖。刘雨龙摄为了表达对先人的敬意与怀念,许多坟墓都立了墓碑。没想到竟然有不法分子为了牟取利益,盯上了这些墓碑。昨日,记
河北邢台发现一清代乾隆年间古石碑距今已250年4月14日,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文保部门14日透露,近日,文保人员在南和区三思镇里首村东北兴隆寺遗址发现一清代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所立《重修兴隆寺碑记》古石碑,距今已有250年历史。据介绍,该碑通体青石质,碑首高85厘米,宽88厘米,厚3
近日,经广东省文物鉴定站鉴定,此前广州海关所属广州白云机场海关在进境快件渠道查获的76枚疑似古铜币,确认为清代文物。目前已对该批物品作暂扣处理。广州白云机场海关关员在对一票进口、申报品名为"铜钱工艺品"的进境快件进行查验时,发现所谓的工艺品布满铜锈,具有年代感,部
新华社石家庄12月22日电(记者范世辉、白明山)河北省武安市日前发现清朝康熙年间石碑,距今约311年,碑文以简明直观的形式告诫村民保护山林。古石碑发现于武安市西部山区活水乡马店头村,碑身为青石质,圆首,碑阳首刻云纹,碑身中间竖刻楷书“山林禁”。碑阴额横题楷书“山河坐览”,下半部内
近日,县非遗中心工作人员在田野调查时,在波州镇红岩村曹家溪一处稻田边发现两根石柱,经初步断定,石柱为清代贵州省在我县境内设立厘金局时的文物。在县博物馆,记者看到了这两根石柱,据了解,该石柱为红岩村曹家溪村民架设田间便桥使用,石柱高两米,每根石柱上半部分有楷书“黔省众商帮立
原标题: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帝后服饰在澳门展出反映满汉文化交融新华社澳门12月16日电(记者郭鑫)由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下辖澳门艺术博物馆与故宫博物院主办的大型展览“一代昭度——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帝后服饰”,16日在澳门开幕。本次展览展出了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帝后服饰近90件套,涵盖
8月20日,“龙耀帝乡~清代宫廷御用品展”在沈阳故宫开展,展出馆藏文物150余件。展览共分四个单元,分别为“武备法器国史载体”“琳琅御品随驾盛京”“书画清玩撷趣生活”“锦衣‘喜’器大婚专属”。沈阳故宫博物馆馆长李声能介绍说,本次推出的“龙耀帝乡~清代宫廷御用品展”是沈阳故
近日,垫江县文化旅游委接到裴兴镇关于申报文物的电话,随即组织工作人员前往调查。经调查,发现两处文物遗址,一处为清代古建筑--桂花园,一处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围子湾征粮烈士牺牲遗迹。据悉,桂花园位于裴兴镇新宝村1社,清代乾隆二十七年建(1762),仅存部分围墙和门楼,现存最高
近日,一个以“女性形象”为主题的外销画展在广州十三行博物馆举行,69件展品为象牙画、玻璃画、通草水彩画、纸本水粉画、线描画等各种类型的清代外销画,描绘对象是清代女性,包括官宦富贵人家的女眷、从事普通手工劳动的女性、曲艺杂耍女艺人,从中可以一睹清代女性的模样。记者获悉,
记者从河北省内丘县政协文史委员会获悉,近日该县文史工作者拓印县域碑刻时,发现一块清光绪元年(1875年)《钦加知州衔直隶顺德府内邱县正堂加十级王谕》碑刻,实为惩戒“示谕”碑记,距今145年。该碑为长方形,长0.65米、宽0.50米、厚0.14米,全碑192字。碑文记载了张氏父子在官府当差,其
新华社石家庄7月21日电(记者冯维健、齐雷杰)记者从河北省廊坊博物馆获悉,近日一块距今百余年的清代京奉铁路地界桩被市民发现,并上交给廊坊博物馆保管。这根柱形水泥桩上方刻有英文字母“PMR”,下方刻有“京奉路界”四个汉字。据专家考证,这块地界桩属清末文物,是近代中国铁路发展
“村东面原来有条河,‘破四旧’时建立一座桥。修桥用的砖材石料,许多都是拆除村西面的一座庙的,庙里当时的石碑都建桥用了!”在泽州县巴公镇北郜村,93岁老支书的一句话,让紫金寺住持释昌隆忙活开了。 经过近一个月的挖掘清理,在村东废弃的石桥遗址处,发现了数通清早中期石碑,让这座
新华社石家庄10月29日电(记者白明山)记者从河北省清河县获悉,当地北王庄村一户王姓村民家中发现一册清代乾隆年间《王氏家谱》手抄孤本。这本家谱始修于乾隆七年(1742年),载记世系脉络清晰明了,族人记述翔实,虽历经270余年,但保存较为完整。族谱中描述了王氏自明朝洪武三十五年(1402年),由
新华社石家庄10月18日电(记者白明山)近日,在邢台市桥东区苏家屯村苏振山家中发现祖上留下来的清代官契多张。这些官契保存完好,时间包括清代同治、光绪、宣统年间。其中年代最久远的为同治二年所立,距今已有156年历史。其中一张同治年间的官契编号为“邢字第壹千拾贰号”,立于同治
新华社石家庄10月9日电(记者刘桃熊)记者从河北省南和县文保部门获悉,文保人员日前在该县闫里乡闫圈村发现一块清代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所立的《酌定差徭草马碑记》古石碑,距今已有174年历史。该石碑通体青石质地,高95厘米,宽52厘米,厚16厘米,碑身基本保存完好,石碑下部稍有残缺,
新华社沈阳10月5日电(记者赵洪南)由清代乾隆皇帝修建的沈阳故宫太庙于5日举行修缮工程竣工仪式,并向公众开放“清代皇帝的首座家庙”展。在沈阳故宫大清门东侧,有一处红墙黄瓦的独立院落,它既位于皇宫范围之内,又不是皇帝后妃们居住的地方,这里就是1781年建成的盛京太庙。“太庙”即
中新社湖北赤壁9月25日电(董晓斌张雪芹王金晶)拥有600余年历史的中国青砖茶老字号茶庄长盛川25日在湖北赤壁市观音泉举行清代遗址纪念碑揭幕仪式。湖北是中国重要茶产区,生产青砖茶历史悠久,曾远销至欧洲诸国。湖北羊楼洞是欧亚万里茶道的茶源地之一,也是青砖茶的原产地。长盛
中新网北京8月21日电(记者高凯)21日,《清·孙温绘全本红楼梦》在第26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首次亮相,这部集合了230幅清代绢本工笔彩绘的精美大书随即吸引了众多目光。《清·孙温绘全本红楼梦》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和中国红楼梦学会联合策划,此番中、英、法、意四个版本一同亮相颇
8月13日,国家博物馆,嘉宾们在观看捐赠瓷器。当天,国家博物馆举行了“泰兴号”清代沉船瓷器捐赠仪式,190余件清代瓷器入藏国博。清代道光年间,这些瓷器随中国商船“泰兴号”沉入印度尼西亚附近海域。2018年,泮庐集团从海外购回了10万余件该沉船出水瓷器,将其中40余类、共190余件瓷器捐
清华大学发现古墓近百座汉代、明代、清代都有5月,有网民发帖称清华大学校园内施工现场发现一片古墓,这一消息受到网民热切关注。5月31日晚,清华大学通过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学校拟在第六教学楼北侧建设新土木馆大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
新华社石家庄6月20日电(记者白明山)记者从河北省南宫市文物部门获悉,文物工作者在南宫市王道寨乡孝昌村发现两块清代康熙年间墓志铭碑刻,距今已有330多年历史。两块碑刻为长方形,大小一致,长90厘米,宽86厘米,厚度23厘米,青石材质,字体隽永,志文共2085个字。从墓志铭内容来看,墓主人为清代
4月27日清晨,在欢声笑语中红领巾们踏上了周末游唐山的第一站——走进清东陵,探寻清代历史文化。央视《百家讲坛》赵英健老师,讲述东陵的历史文化;小朋友们亲临现场,观摩皇家祭祀大典;参观东陵标志建筑,感悟古代工匠之绝;入座天子学堂,做新时代勤奋好学的红领巾……每个红领巾在行程中都
4月3日,清代画家石涛《杜甫诗意册》十开真迹亮相扬州书画三百年特展。据主办方介绍,此册流传有序,历经国民党元老张群、张学良、香港船王赵从衍旧藏。册页锦套由张学良太太赵四小姐手工缝制。张大千、王己迁等书画大家曾多次临摹此册。
中新网扬州4月3日电(记者崔佳明)“扬州书画三百年特展”暨国际学术研讨会3日在扬州迎宾馆开幕,展出百余件扬州画坛三百年的精品代表作,其中,“扬州八怪”15位画家真迹作品一一亮相,清朝画家石涛的传世精品《杜甫诗意册》十开也同时“现身”。当日开幕式上,逾百位海内外知名美术和
新华社石家庄3月15日电(记者李继伟)记者从河北省定州市委宣传部获悉,文保人员日前在清理文物时发现一方清代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石碑,距今已有181年历史。碑文详细记载了我国北方唯一现存的“秀才考场”定州贡院在百年间新建、重修的缘由和规模,其对清代科举制度和行政区划等研究
据北京日报消息,北京市总工会与圆明园管理处签署文物捐赠协议,将市总工会在搬迁期间发现的8件清代石刻文物,捐赠给圆明园收藏。据悉,去年年底,根据市委市政府安排,市总工会机关向城市副中心整体搬迁,筹备搬迁过程中,我们发现机关院里有两只石狮子、一套5件石刻桌凳和一个石座,疑似是圆
中新网呼和浩特1月18日电(记者李爱平)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18日对外消息称,2018年中蒙联合考古队取得不菲成绩,发现了青铜时代至清代岩画图案等罕见文物。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第二研究室主任宋国栋介绍说,由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游牧文化研究国际学院、蒙
12月15日,苏州博物馆“清代苏州藏家”系列学术特展之三“攀古奕世——清代苏州潘氏的收藏”正式与观众见面。清代中后期,苏州是收藏家汇聚之地。其中,尤以郡中几大家族最为著名,涌现出一批收藏家,他们对中国青铜器、玉器、书画、碑帖、文房的蒐集与鉴赏,既代表了传统文人的趣味,也代
记者从河北省定州市文保部门获悉,文保人员近日在该市清风店镇东市邑村发现一方清朝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所立古石碑。这方距今225年的石碑,记录了当地民众洪灾之后修建木桥的史实。据了解,石碑通体汉白玉材质,高159厘米、宽65厘米、厚17厘米。碑身保存完好,正面书文,字体为楷体。
新华社石家庄12月20日电(记者赵鸿宇)近日记者从河北省南和县文保部门获悉,河北省南和县河郭乡桥西村一谢姓村民在翻盖房屋时,意外发现一块清朝嘉庆年间古石碑,距今已198年,碑文记载了清代两任知县免去当地车马人役等杂役的过程。记者了解到,这块石碑长约188厘米、宽约64厘米、厚约20
新华社石家庄12月16日电(记者王民)近日,河北磁县文物部门在一村民家中发现一张清代宣统元年敬戴老人执照。文物专家认定,这张执照是百余年前优耄惠民赏赐官衔的实物见证,对研究清代民政规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在古代,执照一般是指官府所发的文字凭证。这张执照为边长50厘米正方形
11月21日一早,大众网微评团网友向记者反映,在菏泽市东明县小井镇张安寨村附近发现一座古墓。从现场围观群众中了解到,近日小井镇张安寨村正在修路,在村北部施工时挖掘机挖到一处砖砌的墓顶,撬开后发现疑似一座古墓,并立即上报了有关部门,目前挖出来了两个罐子、一个八砖。另据“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