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科协组织开展服务回天地区社区居民对接科普基地活动为落实区委区政府“回天行动”指示要求,服务回天地区,助力社区居民科学素质提升,推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促进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和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10月2
分享
昌平区文化馆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公益展映活动今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为庆祝国庆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缅怀先辈们的光辉足迹,2024年9月27日,昌平区文化馆在文化馆小剧场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优秀影片公益展映活动。文化馆和图书馆职工一同观看了影片《我
恰逢清明时节一场别开生面的“风华沙河梦回大明”汉服巡游活动在沙河镇玖耀里拉开帷幕数十位身着精美汉服的青年人,从玖耀里西区出发,途经沙河镇党群服务中心、西二村文化长廊,最终抵达玖耀里东区市集。沿途市民纷纷驻足观看,拍照留念,共同感受这场传统文化的盛宴。在巡游过程中,不
为提升文物保护相关人员安全防范能力,有效遏制安全事故发生,日前,镇社会事务科组织11家文物单位负责人和文物监督员,开展2024年文物安全工作培训会。会上观看了《文物古建筑场所消防安全指导》专题片,沙河消防救援队、安全科向文物单位负责人和文物监督员介绍了文物消防安全知识,分
为了丰富辖区青少年暑期生活,提高少年儿童的思维能力,了解我国非遗文化,昌平区南口镇关工委在暑假期间举办2023年“非遗文化润童心”解连环、民间棋少儿培训活动,辖区50余名青少年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邀请了“五老”志愿者、非遗文化传承人周伟中老师前来授课,周老师带领同学们来
鸟是人类的朋友,也是地球大家庭的一员。据统计,地球上与人类共同生活的鸟类有近万种,从陆地现存最大的鸵鸟到最小的蜂鸟,从极地的企鹅到热带丛林中的鹦鹉,她们都在用各自独特的方式展示自身美丽的同时,也以其婉转轻灵的歌声、绚丽多彩的羽色装点着我们的生活。抬头仰望鸟儿的飞翔总
昌平区图书馆自2023年2月9日(星期四)起,将全面恢复开放服务,不再对入馆人数、自习室人数进行限制,取消入馆预约。开馆时间:周一全天闭馆,周二至周日9:00-17:00。请大家做好自身防护,自觉遵守本馆规定,配合工作人员管理。咨询电话:69742610。昌平区图书馆2023年2月8日
昌平博物馆作为一个地方综合馆,是昌平区唯一的一家以展示昌平历史文化和建设成就为主的官方博物馆,其藏品大多来源于境内地下埋藏,经考古发掘后出土。早至新石器时期,晚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每件藏品的背后,都有一段与其相关的历史背景,无不代表了昌平地区的文化风貌。昌平区博物
2022年10月25日,昌平区“三条文化带”系列读书汇活动——“书画里的白浮泉”在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龙泉禅寺成功举办。整个系列活动历时2个月,3场活动,6位嘉宾,线上线下227944人参与,点赞907549次,评论1610次,社会反响强烈。昌平区历史文化悠久,文化遗产丰富,既有运河之源,又有居庸之要,还
为切实做好汛期安全防范工作,我区各景区严阵以待、多措并举,有力有序推进景区备汛防汛工作,织密防汛“安全网”。“各位游客,汛期已至,大家出行前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关注气象台发布的天气预报,远离河道或山洪易发区域,如遇降雨,请各位游客有序撤离,确保您和家人的生命财产安全……”7月7
为普及与提高我区中小学师生书法、绘画水平,促进我区北京市学生金帆书画院、中小学书画重点校的社团活动发展,展示昌平区中小学生艺术成果以及“双减”后学校师生的校园生活,近日,昌平区教委举办了“虎虎生风迎虎年”——“双减”背景下师生的校园生活暨昌平区中小学师生美术、书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一年一度的重阳佳节即将到来之际,10月11日上午,昌平区文联组织艺术家们来到城北街道敬老院,为在这里安享晚年的老年朋友们献上了一台精彩的文艺演出。昌平区文联主席孙士军、副主席罗淑会以及城北街道副书记李坤出席活动。文艺演出在歌曲《五彩风车》中正式拉开
为进一步加强我区文物安全,及时发现和排除文保点安全隐患,10月13日,区文物所工作人员到十三陵镇,对上口关帝庙、上口九圣庙、下口九圣庙、昭陵关帝庙4处文物开展文物安全检查。此次重点对文保点消防设施是否齐全完好、电器线路是否私拉乱接、有无堆放易燃易爆物品、有无明火使用迹
10月31日,昌平区国家非遗花钹大鼓主题校园戏剧《花钹花开》,在中国政法大学昌平校区礼堂举行公演。本次活动由昌平区教委主办,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协办,昌平区小汤山中心小学承办。嘉宾观看了花钹大鼓主题宣传片《梦里花钹知多少》。短片介绍了小汤山中心小学开设“花钹大鼓”非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