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开展以来,紫云自治县严格按照文物普查“施工图”和“时间表”,紧盯目标任务、把握阶段重点,认真做好部署动员、人员培训、野外调查等工作,高质量推进普查工作,全力摸清紫云文物资源“家底”,守护一方历史记忆。近日,记者跟随紫云自治县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
分享
太谷区:摸清文物“家底”扎实推进文物普查工作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力量。自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启动以来,晋中市太谷区高度重视,认真组织谋划,组建优质普查队伍,制定完善实地调查计划,明确具体职责分工,系统部署推进文物普查各项工作。太谷不可移动文物
“摸清家底”玉州区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目前,玉州区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普查人员深入实地,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全面细致的复查。据了解,为扎实开展玉州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此次文物普查严格按照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总体方案以及市普查工作统一部署与要求,制定了
摸清文化遗产“家底”!万江有序开展文物普查工作文物普查是文物事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是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保障。当前,万江街道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以下简称“四普”)已进入实地普查工作阶段,9月20日上午,万江街道召开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会议,确保高质量、
市文物保护中心:开展文物普查精准摸清“家底”近日,市文物保护中心第二普查组深入高庄乡苏村火神庙与金章祖师殿,开展实地文物普查工作,全面摸清我市文物“家底”,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坚实支撑。在高庄乡苏村火神庙,第二普查组人员不畏高温酷暑,对庙宇的基础信息、空间位置、
文物普查是文物事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是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保障。日前,按照国家、省、市关于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部署要求,石龙已全面启动文物普查工作。7月4日,市普查一队一组、镇文化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参与实地调查。本次实地调查是对镇内第三
本报记者丁宏波通讯员刘文奇赵雨9月7日,第四届茅盾新人奖在浙江桐乡市颁奖,海安作家卓牧闲榜上有名。不久前,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揭晓,海安作家何平荣获文学理论评论奖,这是继夏坚勇、吴义勤之后,海安籍作家第3次斩获鲁迅文学奖。与此同时,国内文坛还活跃着汪政、陈歆耕、刘旭东、丁
中新网济南9月18日电(李明芮晁岑)9月18日,第三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在济南持续举办。从云袂飞扬的曹县汉服,到栩栩如生的剪纸艺术,再到走出国门的巨野工笔牡丹画,菏泽“家底”齐齐亮相,成为本届文旅博览会上的一抹靓丽色彩。菏泽展馆位于山东国际会展中心山东手造综合展区暨
1月18日,山西省图书馆内,工作人员正将古籍的题名、著者、破损情况等信息详细登记在册。山西省图书馆历史文献部副主任刘亚男介绍,山西古籍普查基本完成,目前已摸清120家单位的古籍67484部716944册。中国于2007年启动“中华古籍保护计划”,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国家主持开展的全国性
石窟寺是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记者从国家文物局24日召开的“十四五”石窟寺保护与考古工作会上获悉,国家文物局组织开展的全国石窟寺专项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共有石窟寺2155处,摩崖造像3831处,共计5986处。这其中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28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17处,市县级文物保
保护好革命文物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鲜活实践。日前,市建设局白蚁防治站对兴华广货号、刘英纪念馆、黄景之故居等红色文保单位革命文物进行蚁害复查,积极制定防治方案,开展白蚁防治工作,确保革命文物不受蚁害侵蚀,守护好“红色家底”。据悉,为了把红色资源保护好、运用好,上半年,市建
3月18,陕西省文物局公布截至2019年12月31日的全省文物资源2020年版最新统计数据,分为“不可移动文物情况”“不可移动文物分类”“文管所数量”“博物馆数量”共四大类的全省文物资源统计数据情况。在陕西不可移动文物中,世界文化遗产有3处共9个点(含长城),包括长城(铜川、渭南、
新出土2000余古董广州文物家底又厚了羊城晚报讯记者黄宙辉、通讯员穗文考报道:今早,广州市文物博物馆学会、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举办“2018年广州重要考古发现汇报会”。羊城晚报记者从会上获悉,2018年,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全年完成考古调查项目182项,考古勘探项目105项,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