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长春4月11日电(记者郭佳)“绿野先踪——考古实证下的东北史前生活”展览正在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举办。自开展以来,该展览吸引大量参观者观展。该展览分为“穴居、定居、聚居”三个单元,全景展现了史前时期东北地区先民的居住方式,还运用现代科技加强了文物与参观者
分享
中新社太原1月12日电(记者李新锁胡健)山西洪洞一座元代墓葬出土的青砖质买地券,实证了中国有史记载的第一个8级大地震。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2日对外发布,此前,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洪洞县文化和旅游局对临汾甘亭新型工业园区一处古墓葬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了一批元代墓葬。其中,M33是
“山东发现距今60万年前的沂源猿人、距今2万年至5万年前的新泰乌珠台人,建立‘扁扁洞遗存—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一脉相承、连续发展的史前文化序列,实证了中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7月7日在“山东考古成就展”开幕式上,山东省
研究人员近日在河南省荥阳市汪沟遗址出土瓮棺里的头盖骨附着物和瓮底土样中,检测到距今5000多年前的桑蚕丝残留物,表明当时亡童曾用丝绸包裹下葬。3日在郑州召开的仰韶时代丝绸发现新闻发布会上,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顾万发说,汪沟遗址发现的丝织物残存,与此前青台遗址瓮棺中出
在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长江下游环太湖流域曾经存在过一个以稻作农业为经济支撑的,出现明显社会分化和具有统一信仰的区域性早期国家。距今4300年至5300年前的良渚古城遗址,是它的权力与信仰中心,为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2007年发现的良渚古城,城分三重,占地630多
中新网北京1月14日电(记者应妮)著名民谣歌手、诗人、作家周云蓬13日现身北京一场名为“生命的向度:中国人的诗性与诗趣”的论坛。他现场献唱了《鲁智深》《杜甫三章》来实证自己“把古人唱成亲人”,寻出古诗的人间烟火气。这场主题为“唤醒数字时代的生命诗意”的腾云文化论坛
城坝遗址位于四川省达州市渠县土溪镇,是川东地区目前尚存的历史最早、规模最大的古城遗址。经过5年的考古调查、勘探和关键节点的考古发掘,基本厘清了城坝遗址各个区域的功能分区。城坝遗址中的“郭家台城址”保存较完好、结构较完整、布局较清晰。最为重要的是,这里出土了“宕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