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南宁5月13日电(黄艳梅玉庚鑫)南宁国际诗歌周13日开幕。来自中国、俄罗斯、埃及、越南、泰国、老挝、马来西亚等国家的40余位诗人、诗歌评论家、诗歌翻译家汇聚广西南宁市,以诗会友,共话友谊。南宁国际诗歌周以“让诗歌点亮绿城”为主题,是2023年“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
分享
中新网兰州5月8日电(艾庆龙闫姣)在甘肃中部,有一个叫临夏的地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不算十分知名。但在考古界、学术界专家学者眼中,这是史前文化最集中、考古发掘最多的地区之一,还曾是国际研究热点地区,成就了一批知名研究者。8日,“‘文明汇聚·光耀河州’——史前文化临夏论坛
中新网遂宁3月12日电(记者岳依桐)由四川省文物局和重庆市文物局主办的川渝井盐遗产申遗专家咨询会12日在四川省遂宁市举行。近50位川渝两地有关部门相关负责人、专家学者等齐聚一堂,为井盐遗产申遗“把脉”。据介绍,川渝盐业遗产资源丰富,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
原标题:29位学者共话齐白石诗歌与人生11月28日至11月29日,2022年北京画院学术年会进行全程直播,29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相聚云端,以齐白石的诗歌为主题,兼及齐白石的生平及艺术等话题展开研讨和交流,助推齐白石研究热。仅11月29日下午,直播间就吸引了近两万人次观众“围观”。齐白石
中新网徐州6月24日电(朱志庚张景良)近日,江苏省徐州市古篆书研究学者王桂才编撰的《中国古篆大全(上册)》正式出版发行。6月24日,王桂才在徐州举办简单的首发仪式,向现场众多书法爱好者签名赠书。谈到对古篆文字的热爱,还得从2003年说起。今年65岁、学习书法58年的王桂才回忆,那
都市文化界据大同日报报道消息,4月21日,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大同长城非遗文创与文旅发展研讨会在我市召开,数名专家学者、长城文旅爱好者、非遗传承人以及文创开发团队代表齐聚一堂,为长城沿线文创开发与文旅发展贡献思路、积聚智慧。据了解,此次研讨会由市文旅局和市长城文旅协
中新网临汾10月25日电(任丽娜)10月24日至25日,晋国早中期都城地望研讨会在素有“三晋之源、晋国古都”之称的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举行。来自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雷兴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沈睿文等全国晋文化专家学者30余人,围绕晋国早中期都城探寻考古工作方法、晋都与三
2021深圳文博会期间,举世闻名的中国古代典籍“二十四史”又添新版本。这就是中华文化促进会主持编纂,华侨城文化集团联合出品的《今注本二十四史》。“今注本”是对“正史”进行大规模整理,旨在通过校勘和注释,创造出一整套能够代表当代学术水准、能够为史学研究者及普通阅史者提
著名学者何兆武、章开沅先生今日辞世,痛惜!大师一路走好。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知名历史学家何兆武逝世享年99岁据@清华大学消息,著名历史学家、思想文化史学家、翻译家,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思想文化研究所何兆武先生于2021年5月28日在京逝世,享年99岁。公开资料显示,何兆武,历史学家
人生这场生命的修行,虽然不能尽如人意,但掌握一些方法,就可以找到坦途。作为一名研究易经的人,我不仅用易经解读自己,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定位,也用易经帮助过很多人。一个人从幼年到成年都有无数个关键时刻,每个关键的“点”,易经都可以对他起到帮助的作用。孩子在小学、中学、
《易经》是中华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千百年来,诸子百家都从其中汲取营养。易道广大,洁静精微。这一部中国人最重要的“群经之首”,将人的修养和修行以及人的命运讲到了极致。在许多现代人的观念中,只要牵扯到“命运”的讲说,大多数都有那么几分“虚无缥缈
中新网甘肃敦煌11月7日电(记者冯志军)“2020敦煌论坛:纪念藏经洞发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员代表大会”7日在敦煌莫高窟开幕。来自国内各大高校、科研院所、博物馆的一百多位专家学者,共话敦煌学发展,共探新时期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甘肃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国
中新网北京10月25日电(记者孙自法)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的明铁佩古城遗址考古研究颇受关注,曾前往该遗址与乌方同行合作开展发掘研究的中国考古学者刘涛最新解读称,近年来的系统研究工作表明,明铁佩古城目前可以确认是公元前后中亚规模最大的古城,也有作为古代大宛国都的极大可
中新网北京10月25日电(记者孙自法)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唐城考古队队长石自社副研究员25日说,隋唐东都洛阳城的设计采用“法天象地”理念,通过与洛阳盆地的山水融合,成为中国古代都城建设史上的典范。隋唐洛阳城面积约47平方公里,人口逾百万,是当时世界性的大都市。聚焦
2020年,对北京故宫而言是个特殊的年份——紫禁城建成600年,令人神往的是,600岁的故宫中每一处都有着帝后生活的遗迹,至今仍有很多秘密没有被说出。作为国内精通满语的历史学者,北京社科院满学所博士后杨原用大量的清宫档案第一手文献资料,独家解密故宫打卡圣地背后的隐秘故事,替故宫
全球疫情严峻时期,出一本抗疫书需要多久?抵达海外又要多久?最近,沪上一系列防疫抗疫专业读物密集面世,并第一时间向外推介翻译,构筑高效灵活的海外传播“快车道”,如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张文宏教授支招防控新型冠状病毒》、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学生防护读本
海外网11月11日电一个专门对食谱进行解译的国际研究小组,近日成功破解了一份用楔形文字记录的食谱。据悉,这份食谱已有近4000年的历史,是科学已知的最古老的食谱。综合BBC、《俄罗斯报》11月8日消息,这份食谱是用古巴比伦和亚述文字刻在陶土片之上,属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如今这片
中新网北京10月29日电(记者应妮)以“保护人类文明遗产,促进遗产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第三届“文明古国论坛部长级会议学者论坛”29日在故宫博物院落幕。来自中国、玻利维亚、埃及、希腊、伊朗、伊拉克、意大利、秘鲁、亚美尼亚等9个文明古国论坛的成员国、多个观察员国及国际
原标题:中国学者获“美国考古学会最佳博士论文奖”在近日举行的美国考古学会2019年年会上,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青年教师赵昊成为今年“美国考古学会最佳博士论文奖”唯一获奖者。他因此也成为该学会自1934年成立以来,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学者。美国考古学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
中新社北京3月23日电(夏守智)“新时代诗词要传递真善美,为人民确立坚定的信仰和价值观。”《诗刊》主编李少君23日在北京一场论坛上表示,中华诗词应肩负为新时代“培根铸魂”的任务。当天,中华文化学院(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与《诗刊》杂志社联合主办“中华诗词复兴论坛”。40余位
新华社北京3月23日电(记者余俊杰)23日,中华文化学院(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与《诗刊》杂志社联合主办“中华诗词复兴论坛”,40余位来自中华诗词学会、中华诗词研究院和高校院所等单位的诗人、学者畅谈中华诗歌复兴和发展。论坛开幕式上,《诗刊》社主编李少君表示,中华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瑰
专家学者研讨童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信息与动态】近日,中华童蒙文化传承与展望学术研讨会暨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童蒙文化研究中心成立仪式在京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5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大家认为,我国童蒙文化具
据南国早报客户端消息,2月23日,广西著名文化学者彭匈因为突发疾病离世,享年73岁。彭匈,祖籍江西吉安,生于广西平乐,毕业于广西师大中文系。曾任中共恭城县委宣传部部长、漓江出版社社长、广西人民出版社总编辑,广西出版总社出版部主任、编审,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散文创研会副会长
专家学者研讨苏州历史文化【信息与动态】 近日,“世界视野下的苏州:苏州学的创立与江南历史文化研究的深化”学术研讨会在苏州召开。来自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故宫博物院、苏
中新网兰州1月18日电(记者徐雪)18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文化艺术界专家学者、民间艺人围绕保护传承中国四大名砚之一的洮砚文化及其产业发展建言献策。当日,由甘肃省工艺美术协会、甘肃省工艺美术研究所主办的“弘扬传统文化·发展洮砚产业论坛”在兰州举行。甘肃省轻工业联合
中新社北京1月11日电(记者应妮)台湾当代著名学者龚鹏程最新著作《龚鹏程述学》由商务印书馆推出,11日在北京首发出版。继《四十自述》之后,龚鹏程在人生走过六十岁之际又为读者带来了他的新作《龚鹏程述学》。在龚鹏程看来,人生在世,既非猫狗,自当力学。但是为学又不只是在知识上
由北京大学主办、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合办的第四届中华文化论坛近日在北京落幕。来自两岸及港澳近300名专家学者汇聚北大,围绕“振兴中华优秀文化,展现中国新形象”主题进行讨论。全国台联会长黄志贤说,海峡两岸分隔近70年,但两岸同胞的心灵契合与文化血脉从未中断。尽管两岸关
中新网永州12月23日电(张卉)22日至23日,来自武汉大学、中山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高校和湖北省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会等机构的专家学者,齐聚女书发源地湖南江永县,探讨女书的传承与创新。女书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唯一的女性专用文字,起源于湖南永州市江永县,字体呈长菱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