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数十年如一日扎根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之路上的陶瓷技艺传承人,他是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他就是今年首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宜春市靖安县靖窑陶瓷坊创始人伍映方。为了做好参会履职工作,他的笔记本、手机里满载着调研记录,乡村振兴、环境保护、孤寡老人居家养老
分享
一件千疮百孔的书画,一堆破碎的瓷片,经过修补、装裱,得以重获新生,再现风华,这是艺术修复的神奇,也是文物艺术品修复师的日常。事实上,我们在美术馆、博物馆里看到的很多名画都离不开历代修复师的精雕细琢,《蒙娜丽莎》就修复过70多次。围绕中国当代著名艺术家、美术教育家胡一川的代
中新网信阳11月17日电题:穿越千年古老文物在他们手中被“复活”作者王宇代盼盼冬日和煦的阳光洒在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城阳城遗址博物馆的城墙上,一砖一瓦,一陶一木,都映射出历经千年的岁月痕迹。距“楚国故都”城阳城遗址博物馆不远处,便是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信阳工作站,一间2
中新网乌鲁木齐6月19日电(苟继鹏潘琦)源于历史文物原型的装扮,搭配绚丽的灯光和超大LED背景屏幕,专业舞者伴随音乐翩然起舞,千年前的龟兹乐舞“复活”于今人眼前。18日,新疆博物馆推出的“文物活化舞台剧”《千年之语》进行公演。此次演出共包括“龟兹乐舞”“小河公主”“五星
“不破坏原貌修旧如旧,古居才能韵味长留。”清丽古朴的“飞将军”李广故居一角,年过七旬的赵昌荣正指着檐下一条精美的雕花拱垫板娓娓道来。板上,新补的明黄色木块毫不违和地镶嵌在缺损处,与褪色原木融为一体。赵昌荣来自甘肃省天水市,从小在古街巷里穿行游玩的他对家乡的垂花门、
近期,奉化区江口中学联合奉化区文化馆举办了“承经典工艺、敬匠心精神”珐琅艺术作品展,展出了该校师生创制的掐丝珐琅画作品。掐丝珐琅画是利用氧化铝和天然彩砂在木板、塑板或金属板上作的画,脱胎于古老的景泰蓝工艺,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幅精美的掐
中新社柳州4月24日电题:广西匠人“复活”失传百年侗家乐器作者刘俊聪一阵欢快的鸟鸣声在广西柳州市的山间流淌。循声而去,只见广西匠人梁治荣手持着侗家传统乐器“山乌”吹奏。“山乌”曾是失传百年的侗族乐器,梁治荣将西洋乐器优点融入其中,经他改良复活后的乐器漂洋过海到日本
中新网乌鲁木齐4月13日电(苟继鹏)“作为文物修复师,需要具备多门学科的专业知识,同时也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毅力。”新疆考古研究所文物保护技术部副主任、副研究馆员康晓静说。近日,中新网记者见到了这位“文物医生”,她主要司职纺织品文物修复。一间不大的工作室内,满是她修复文物
据北京青年报消息,最近,圆明园一项“奇观”吸引游客蜂拥而至。圆明园考古出土的古莲子,昨天在圆明园荷花基地首次盛开。据了解,2017年,在长春园东南隅的如园遗址,工作人员在进行遗址考古的过程中陆续在镜香池内发现了11颗古莲子。其中3颗古莲子送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进行年份鉴定,剩
化石医生妙手“复活”24米长恐龙本报记者带你了解化石发掘、修复、装架等科普知识,揭秘“化石医生”是如何工作的马门溪龙、峨眉龙……恐龙曾经是地球的霸主,在灭绝后留下了很多神秘故事和想象空间。通过对化石的精心修复,专家可以让这些远古生物重现在我们面前。4月22日是第50
文物医生刘良勇:巧手“复活”千年文物破碎的珍贵文物。修复古书籍犹如﹃绣花﹄。□熊莉文/图央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让我们惊叹匠人的修复技艺。在毫厘间的展示下,古文物走向了新生。在四川眉山,也有这样一位神奇的“文物医生”——文物专业修复师刘良勇,他为文物实施“外科
12月16日,在成都1906军民融合创意工厂的一家活字印刷术体验馆里,孩子们正在体验活字印刷术。该体验馆于2017年春天成立,除了活字印刷,这里还能让大众体验古法造纸、凸版印刷等技艺。@四川日报记者肖雨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