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邯郸8月29日电(记者王天译)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文物保护中心文保人员29日在进行文物巡查时,发现一方大燕(唐代安史之乱中安禄山建立的割据政权)圣武元年(即公元756年)墓志,距今已有1267年。据悉,墓志发现于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临水镇东清流村,共有一组两件石质文物:墓志为
分享
中新网西安6月26日电(记者阿琳娜)记者26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2021年至2022年,考古人员在西安西郊莲湖区枣园街道三民村、陈家寨和沣东新城三桥街道贺家村等地相继发掘魏晋至明清时期墓葬1200余座,极大地丰富了西安西郊历史时期的考古学研究资料,完善了该区域从魏晋、十六国
日前,由吉林省博物院和陕西历史博物馆联合主办,西安博物院、乾陵博物馆、昭陵博物馆、西安市长安博物馆、宝鸡市凤翔区博物馆共同参展的“永远的长安——陕西唐代文物精华展”正式亮相吉林省博物院。这是2023年吉林省博物院第一个交流展,是吉林省博物院和陕西历史博物馆继“南张
中新网海口1月8日电(陈明忠)据海口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消息,在2022年9月-12月期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联合海南省博物馆、海口市文物局组建珠崖岭考古工作队,对珠崖岭城址开展主动性发掘,出土了大量唐代遗物。据悉,本次发掘出土的遗物主要为陶瓷器、建
都市文化界据聊城新闻网发布消息:10月8日,记者从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聊城付大门墓地考古发掘工作已经基本结束,取得了较大成果。聊城付大门墓地位于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新区街道原付大门村址下。2022年3月—6月为配合聊城市东昌府区付大门棚户区改造项目,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
提起最贵的乐器,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名贵小提琴或者钢琴。可事实上,到目前为止,世界上最贵的乐器是属于中国的古老乐器——名为九霄环佩的唐代古琴。九霄环佩的市值估价约为四亿人民币,这个价值,堪称文物界与古琴界的双绝。九霄环佩伏羲琴一共存世四张,均为唐琴。目前一张收藏在北京
中新网太原8月30日电(记者胡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30日对外发布考古新发现,当地考古人员在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发现4座唐代墓葬,根据出土的器物和墓志分析,考古人员推断这4座墓葬为唐代早期的吴姓家族墓地。2019年5月至7月,为配合长子县庆丰农副产品批发综合市场项目工程建设,当地考
百余件敦煌“云衣霓裳”展品尽显盛唐衣锦繁华中新网兰州7月22日电(记者冯志军)“云衣霓裳:敦煌唐代服饰文化暨创新设计展”22日在甘肃敦煌启幕。包括画稿、艺术再现服饰、创新设计服饰、多媒体作品、工作纪实等在内的144件(套)展品,集中展现了敦煌唐代服饰文化面貌和其多元的
大明宫遗址是唐代宫殿遗址始建于一一唐贞观八年(634年)大明宫遗址是唐代宫殿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城北,始建于__D__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名永安宫,贞观九年改名大明宫。A.唐高宗B.唐高祖C.唐玄宗D.唐太宗贞观,唐朝第二位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的年号,自贞观元年(627年)正月至贞观二十
赞皇县唐街:打造唐代风格特色街区唐街是在赞皇县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唐相文化的基础上,全力打造的仿古式商旅文化步行街。街区重设雕塑六宰相、敦煌飞仙、唐诗小巷、梦笔亭、民俗小景等唐风格仿古景观,并通过声科学光电设计,打造了街区主题小品,塑造出赞皇的“大唐不夜城”景观。街
由陕西历史博物馆、青岛市城阳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青岛市城阳区博物馆承办的“大唐长安——陕西唐代文物精华展”,于5月18日在青岛市城阳区博物馆开幕,至8月17日结束,将持续展出三个月。展览以大唐长安文明为主题,分为“东方之都”“乐居长安”“丝路胡风”三个部分,精选陕西历史博
河北邢台市临西县文保所透露,近日,该县文保所人员在进行民间文物调查走访时,在临西县杨黄营村一农户家中,发现一块唐代至德二载(公元757年)的墓志铭,距今已有1265年。墓志铭文中使用唐代安史之乱时期燕国“圣武”年号,这在国内出土的同一时期墓志铭中极为少见。据介绍,这块墓志铭是农
如何通过数字技术让龙门石窟永久保存,使残损的窟龛造像得以重生,在新时期焕发风采?2021年以来,龙门石窟研究院率先提出“友好合作、多轨并一、数据聚合、成果共享”的流散文物数字化虚拟复原理念,率先运用新技术、新方式开创海内外流散文物“数据聚合”的“龙门模式”。香山寺遗址
中新社太原4月6日电(记者李新锁)山西省考古研究院6日发布朔州唐代庶人墓考古成果。3座唐墓的墓葬形制、陪葬明器等,为研究唐代朔州地区丧葬习俗和考古断代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后寨墓地位于山西省朔州市窑子头乡后寨村西约2公里,是马邑汉墓群的一部分。墓地处于农耕文化与游牧
新疆尉犁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唐代西域戍边的记忆该烽燧遗址位于新疆尉犁县东南90公里处的荒漠无人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孔雀河烽燧群中的一座。遗址出土文物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国内遗址考古出土数量最大的一批唐代文书资料,以及首次发现的唐代汉文木简实物标本。文书所记
甘肃武威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群神秘王族的归宿地该墓葬群位于甘肃省武威市西南,地处祁连山北麓,主要分布于武威南山区冰沟河与大水河中下游北岸的山岗之上。考古发掘了吐谷浑喜王慕容智墓,该墓为带长斜坡墓道的单室砖室墓,是目前发现唯一保存完整的吐谷浑王族墓葬。墓内出土大量精
甘肃武威市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群该墓葬群位于甘肃省武威市西南,地处祁连山北麓,主要分布于武威南山区南营水库以西,冰沟河与大水河中下游北岸的山岗之上。近年来由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牵头,组建吐谷浑考古项目组,对其持续开展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工作。2019年,项目组发掘了吐谷浑
洛阳发现唐代军营门禁和门卫室3月7日,记者从洛阳市文物局获悉,隋唐洛阳城玄武门遗址发现一内重门遗迹,是目前该遗址发掘中发现的唯一一座内重门遗迹。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唐城工作队队长石自社介绍,此次发现的内重门遗迹位于隋唐洛阳城玄武门遗址南侧,与玄武门相对,两门之
河北内丘发现唐代“七级浮图”造像石刻距今逾1200年中新网邢台3月3日电(张鹏翔石晓鹏)河北省内丘县委宣传部3日透露,近日,内丘县一位村民在整修自家院落时,发现一座“七级浮图”造像石刻。经当地文保部门初步鉴定,“七级浮图”造像石刻为唐代建造,距今逾1200年。据介绍,该造像石
光明日报讯(记者刘茜、陈建强)渤海之滨、退海之地的天津,为制盐业的发展提供天时地利。公元925年,后唐幽州节度使赵德钧为解军费困竭之难,在这片芦苇茂盛之地卤地设场,场名从地名,史称“芦台场”。近日公布的天津市军粮城遗址的挖掘成果,证明了天津制盐的历史要更早于此。记者日前从天
浙江云和一唐代古墓出土“唐三彩来通杯”等6件珍贵文物中新网丽水12月22日电(范宇斌雷倩)22日记者获悉,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文物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在日常巡查时,在云和县中医院施工工地的山坡上发现一座距今1300多年的唐代土坑墓,经过抢救性发掘,共出土6件珍贵文物。根据资料查证及
中新网太原12月22日电(记者胡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22日发布考古新发现,当地考古人员在山西省霍州市发现始凿于唐代高武时期的千佛崖摩崖造像及窟前遗址,为研究盛唐向中后期过渡的造像风格、类型演变提供了重要史料。千佛崖摩崖造像及窟前遗址位于霍州市西南7公里处的汾河东岸山
近日,“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数十尊唐代摩崖石刻佛像被盗事件”在网上曝光后引起广泛关注。8月18日,广元市旺苍县文化旅游和体育局发布消息称,今年1月29日,该县文物行政部门在普济镇佛子岩村摩岩造像现场调查时发现,共有4龛23尊佛像被盗,其中像头11尊、整像12尊。被盗佛像位于龛内,大多
山西发现千年唐代刀形墓再现盛唐时期平民葬俗中新社太原8月12日电(记者胡健)刀形墓、双耳陶罐、开元通宝、铁镰铁斧……山西省考古人员在运城新绛县发现的唐代墓葬,出土一批距今千余年的唐代文物,为研究盛唐时期的平民葬俗提供了研究资料。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2日对外发布消息
四川省图书馆文物被盗案16年后告破追回被盗唐代佛经中新社成都6月10日电(单鹏安源)据中国公安部10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通报,“2004.12.13”四川省图书馆(以下简称川图)文物被盗案成功告破,被盗文物《鱼雁集》(经鉴定为三级文物)以及唐代《金光明最胜王经坚牢地神品第十八》(经
新登古城位于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为杭州市市级文保单位。为配合新登古城有机更新工程,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21年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原有发掘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发掘面积,于南城门区域又相继发现唐代城门城墙遗迹、宋代道路遗迹和明清城门等遗迹。唐代城门门墩东西总宽18.4米,南北
新华社石家庄4月19日电(记者王民)近日,河北故城县文物部门进行大运河文物普查时,在武官寨镇周楼村东大运河河道正中央发现一口唐代古井。记者看到,古井井壁完整,有8层井砖露出水面,井口处井砖有被掀去几层的痕迹,一些完整和不完整的井砖散落在井口周围。经测量,古井直径约1.5米。经常
“从今年年初开始,我们就进驻这处建筑工地进行配合性考古发掘,目前共清理出魏晋时期墓葬2座、唐代墓葬2座。”昨日上午,在位于郑州市西三环附近的某建筑工地考古发掘现场,指着已发掘出的墓葬,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现场考古负责人告诉记者。据了解,去年下半年,郑州市文物部门组织人员
清明扫墓祭奠先人,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清明祭祀的参与者不仅有平头百姓,还有君王大臣,大家都要祭拜先人亡魂。从唐朝开始,朝廷就给官员放假以便于归乡扫墓。祭扫参加扫墓者也不限男女和人数,往往倾家出动。清明前后
3月3日,“丝路遗珍——敦煌历史文物选粹展”3日在广东东莞市袁崇焕纪念园开展。展览共展出汉简、西汉的麻纸、丝绸,唐代书法真迹等61件(套)精品文物,其中出土于莫高窟藏经洞的唐代书法真迹等展品属首次在全国亮相。本次展览由东莞市袁崇焕纪念园与敦煌市博物馆共同主办,展览分汉代
1200多年前唐代将士如何戍边报纸杂志光明日报新疆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考古发现——作者:本报记者王瑟本报通讯员王一坤“春景渐芳,暄和未尽,不委如何……”这封家书,来自唐朝的一位戍边将士。它最终是否送达到家人手上,不得而知。1200多年后,这封家书被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克亚
新华社太原12月17日电(记者王学涛)记者从山西省太原市太山博物馆了解到,太山龙泉寺唐代“五重棺椁”除木椁仍在修复外,石函、木椁的鎏金铜饰、铜椁、银椁、金棺近日在龙泉寺正式对公众展出。太山龙泉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方20公里的山峦之间。2008年,工
中新社西安10月28日电(记者田进)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简称“秦陵博物院”)28日透露,该院承担的昭陵博物馆馆藏陶质彩绘文物修复保护项目通过验收,67件唐代陶质彩绘文物完成保护修复。昭陵博物馆的这批文物彩绘类型丰富、制陶工艺精湛,是研究唐代历史、社会、科技等信息的重要实物
日前,甘肃天水市伯阳镇一处在建公路工地挖掘出古墓,主体结构已被破坏,室壁上残留有“乾符四年”字样,壁砖上的彩色壁画为一名男性胡人的画像。考古工作者表示,上述古墓有很大概率为胡人的墓。后续调查结果将在政府官网上公布。据了解,“乾符”为唐代晚期唐僖宗李儇曾使用过的年号。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8月19日电(记者上官云)唐代女子什么样?就以往的一些影视剧来看,唐代女子形象不少是脸颊圆圆的、看上去似乎有些“胖”。唐李道坚墓壁画室内清理修复。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近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透露,该院利用新科技新技术,对唐代贵族李道坚墓葬壁画完成了第一阶
记者日前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该院近日对唐高祖李渊重孙李道坚墓道壁画进行了第一阶段的修复,新修复的壁画位于墓葬甬道的东西两侧,由文官形象和仕女形象组成,反映了大唐盛世的包容与开放。专家表示,通过李道坚墓道壁画修复,为后续相关壁画的保护和修复提供了材料和技术的支持据
8月8日凌晨,广东河源一千年古榕树突然倒塌,5条枝干折断,无人员伤亡。当地封锁清理现场,调查倒塌原因并抢救古树。该树种植于唐代末年,树龄1100多年,树围13.8米,树高约20米,整树冠覆面积约3000平方米。在现场,宠大的古榕树5条枝干已折断。榕树的树干倒塌之后,对隔壁的房屋是造成一定的损
新华社石家庄7月28日电(记者王民)河北省阜城县文物部门日前在王集乡杨仲书村北一处河道清淤工地现场,发现一座唐代中晚期古墓,距今已有1000多年。阜城县文物部门工作人员经过抢救性清理发现,古墓有主室和侧室各一座,两室相连,均为砖质结构,穹隆顶。主室为夫妻合葬墓,侧室为一女子墓,均
新华社乌鲁木齐7月15日电(记者张晓龙)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15日对外公布,新疆尉犁县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出土的唐代纸文书和木牍总数已超过700件。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修筑于一座大型沙丘之上,是一处由烽燧本体、居住房屋等建筑构成的结构完整、功能齐备的综合性军事设施。去年,
中新网长沙5月18日电(记者邓霞)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当天,由长沙博物馆和洛阳博物馆共同举办的“粟特人在大唐——洛阳博物馆藏唐代文物特展”在长沙博物馆开展。据介绍,粟特人在中国史籍中常被称为“昭武九姓胡”,是一个以撒马尔罕(今属乌兹别克斯坦)为中心兴起的商业民族,长期在
记者从河北省南和县文保所获悉,12月初,南和县河郭乡赵牌村一处工地施工时发现三尊白陶胡人俑,经当地文物部门鉴定,为唐代早期白陶胡人俑。经鉴定,三尊白陶胡人俑分别为文官俑、武士俑、胡商俑。人物造型丰满,陶质晶莹洁白,图案古朴优美,形象栩栩如生。文官俑通高52厘米,头包方巾,发髻高
新华社安卡拉11月25日电中国流失文物移交仪式25日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安纳托利亚文明博物馆举行。土方向中方移交了一幅唐代石窟寺壁画和一尊北朝晚期至隋代随葬陶俑。出席仪式的中国驻土耳其大使邓励说,两件珍贵文物的移交是中土文物保护合作的最新成果,是履行相关国际公约、双
新华社石家庄8月21日电(记者赵鸿宇)河北清河县历史文化研究人员近日在该县后郭屯村发现一方唐代墓石,墓石正面非常平整,刻有20行573字,根据文字记载此墓石为唐代一官僚夫人墓志铭。专家表示,这对研究唐代世家文化及北方地区的墓葬文化、葬制葬俗等有重要意义。这块墓石长宽均为36
新华社石家庄8月13日电(记者白明山)记者从河北省临城县文保部门获悉,文保工作人员在临城镇澄底村发现一块唐代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墓志铭,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由于施工原因,墓志铭出土时已损坏。墓志铭为正方形,青石材质。顶部四周边框无纹饰,阴刻篆书“刘君志铭”2行2字;
6月4日上午,华商报-二三里记者从渭南市博物馆了解到,“唐代壁画精品摹本及相关文物展”将于6月6日至7月7日在渭南市博物馆开展。据悉,本次展览由陕西历史博物馆、渭南文化和旅游局主办,渭南市文物博物馆承办。其共选出陕西历史博物馆老、中、青三代画家从上世纪90年代到近期临摹的
5月20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宣布最新考古成果:在通锦桥附近发现唐及五代,清代两个时期的城墙,为研究成都古城墙不同时期的变迁过程、位置和修建方式等进一步补充了资料,对研究成都城市与社会面貌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城墙有望在未来得以保护,展示成都深厚历史
新华社伦敦3月28日电(记者桂涛 顾震球)英国杜伦大学28日向新华社证实,该校考古系与中国故宫博物院考古研究所的联合考古研究证明,“海上丝绸之路”终点早在唐代就已延伸至西欧,而非此前认为的晚至明代。这一重大发现将中欧陶瓷贸易起始时间向前推进了500年。传统观点认为,唐代中国
原标题:12件敦煌藏经洞出土的唐代藏文写经获修复新华社兰州2月12日电(记者张玉洁)记者从甘肃省敦煌市档案馆获悉,12件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唐代藏文写经完成修复,文献的数字档案也已建立。此举将对文物的保护、研究和利用起到积极作用。敦煌市档案馆馆长张世忠介绍,这批用古藏文
新华社呼和浩特12月23日电(记者殷耀、勿日汗)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考古人员对一处11年前发现的古城遗址进行新一轮考古发掘确定,这一城址为防御突厥等北方民族而修建的唐代横塞军军城遗址。此次考古发掘领队、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张文平说,唐朝防御北方
唐朝诗人杜牧的家族墓地变成“菜地”一事引发网友关注。近日有媒体报道,唐代诗人杜牧的墓地变成了菜地,原因是墓地被村民挖墓土盖房给毁了。但是,西安市文物局干部表示仅把“杜氏家族墓”而不是“杜牧墓”收入名录进行保护。“对于这个所谓的杜牧墓的话,实际上目前不存在。”相关
西部网宝鸡讯(记者鲁鹏飞通讯员董海兵)11月6日下午,凤翔县文物局接到凤翔姚家沟镇领导报告,称姚家沟村群众在拓宽公路时挖出了“宝贝”,后经凤翔县文物部门工作人员初步鉴定,村民发现的“宝贝”为铜釜,属唐代器物。记者了解到,接到报告后,凤翔县文物局与凤翔县博物馆工作人员立即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