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北远安6月19日电(董晓斌赵璧)记者19日从湖北省地质局吴奎研究团队获悉,该团队历时5年多时间,在湖北远安海生爬行动物化石层发现一类牙形动物化石,在进行研究后确认是“南漳—远安动物群”早三叠世牙形动物化石组合,这也是国内首次发现该类早三叠世牙形化石。早三叠世是
分享
中新网鄂尔多斯5月18日电(记者李爱平)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政府18日对外消息指,该旗境内新发现恐龙足迹化石点1处。官方消息指,近日,鄂托克旗西鄂尔多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中科院合作,组织专家对鄂托克恐龙遗迹化石自然保护区内化石点进行抢救性发掘保护工作,新
广西发现九尾狐甲鱼化石【4.1亿年】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该所盖志琨、林翔鸿、山显任与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合作,在距今约4.1亿年前(早泥盆世布拉格期)广西古鱼类特异埋藏生物群中,发现了一个盔甲鱼类新属种“九尾狐甲鱼”。这是目前发现的世界首个完整保存
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龙"这种传说中的生物到底存不存在,成为了很多人心中最大的疑惑。近日,湖南邵阳某地的村民在进行挖掘工作时,意外发现了形似龙爪的石头,据悉,当时该地正在修路,挖到了这里受阻,多次开挖后才将这块石头的全貌给展现了出来。从视频看,石头体型巨大,尤其是上面还鳞次
都市文化界据【平凉市财政局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科】发布消息:古生物化石作为大自然留下的宝贵遗产,对其进行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市财政局持续发挥部门职能作用,积极协同市自然资源部门向上争取古生物化石保护项目资金515.63万元,有力地支持了我市古生物化石调查保护工作。项目实
中新网沈阳10月25日电(记者韩宏)25日,在辽宁省博物馆举办的“乐˙土——辽宁古生物化石精品展”上,百余件古生物化石精品集中展出,其中包括“圆形圆形蛋”、寐龙等多件国宝级化石,还原了中生代时期活跃在辽宁地区的远古生命。中国是世界古生物化石发现大国、研究强国。辽宁古生
中新社武汉9月28日电(梁婷张君)记者28日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位于湖北十堰市郧阳区的学堂梁子遗址第三次发现保存完整的人类头骨化石,这是迄今欧亚内陆发现的同时代最为完好的古人类头骨化石,为实证中华大地百万年人类演化史提供重要依据。湖北学堂梁子遗址为旧石器时代
中新网山东诸城3月27日电(阎团祥赵晓)记者27日从诸城市恐龙文化研究中心了解到,近日,该中心工作人员在春季野外化石勘察过程中,于山东诸城主要化石遗迹区新发现较为完整的水波纹遗迹化石、大型蜥脚类恐龙足迹化石,初步断定为早白垩世地质地层。公开资料显示,山东诸城地处胶莱盆地
开放公告尊敬的观众朋友们:按照上级部门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安排部署,榆社县化石博物馆在严格落实各项规定的前提下,自3月11日起恢复对外开放,现公告如下:1.开放时间为8:30-17:00(16:40停止入馆),周一下午闭馆(除法定假日外)。2.参观当日,须出示本人身份证,核验个人“行程码”及“健康码
中新网邯郸11月4日电(记者王天译)日前,有游客在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龙湖公园游玩时发现,在一块体积仅约2立方米的石头上,其表层分布着大大小小三十多处古生物化石。4日上午,经专家鉴定,这些古生物化石是距今4.5—4.8亿年前奥陶纪的阿门角石化石,又被称为“化石中的海洋世界标本”,对
中新网西安11月2日电(高铖阿琳娜)记者2日从陕西省地质调查院获悉,该院近日邀请多位专家在延安市开展陕北恐龙足迹化石考察与鉴定工作,专家一致认为调查研究取得新突破。据介绍,自1929年在陕北神木市发现恐龙足迹化石以来,研究人员相继在榆林市、商洛市等地发现恐龙足迹化石。目
中新网成都10月25日电(王爵)近日,四川内江隆昌市向阳路东二段道路项目施工现场,有工人在切割石方作业时,发现石块底板含有疑似古生物的化石。接报后,内江市委市政府、隆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果断采取了一系列应急保护措施,使现场的化石得以较好保护。10月23日至24日,国家古生物化石
新华社呼和浩特10月21日电(记者哈丽娜)记者从内蒙古古生物化石保护研究所了解到,近日该所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马鬃山地区进行白垩纪古生物化石资源调查,目前已确定10个古生物化石采集点,其中发现了较为完整的恐龙幼体化石。从9月开始,内蒙古古生物化石保护研究所的科考人员在马鬃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张建新薛迎辉“许昌人”之后,中原地区有哪些早期现代人,又是如何演化的?这一直是河南及全国考古界关注的热点。9月27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发布了四川稻县皮洛遗址、河南鲁山仙人洞遗址和山东沂水跋山遗址最新情况。
据新华社北京8月28日电(记者金地董瑞丰)记者从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我国首次发现了2.9亿年前海洋杀手瓣齿鲨的化石。这拓展了瓣齿鲨在北半球的古地理分布范围,为这种史前巨鲨跨越大洋迁徙提供了重要证据,揭示了瓣齿鲨可能是一种游泳能力很强的顶级掠食者。相关成
河源市文物考古工作又有新发现!8月18日和19日,粤北文物考古工作站(河源站)队员在河源市东源县双江镇考古发掘菊石化石过程中,意外在一处山头剥落的石块上发现了雨痕化石。据悉,雨痕化石的出土,目前在河源乃至我国南方地区尚属首次发现。中国地质大学地学科普专家沈烈骏称,在河源首次发
距今约3万年至5万年古菱齿象牙齿化石现身顺义昨天,记者从顺义区文物管理所了解到,日前在一工地卸下的沙堆里意外发现一块古生物化石,经鉴定这是一枚古菱齿象牙齿化石,距今约3万年至5万年,极其稀有珍贵,对研究当地古生物学、地质学提供了重要佐证。7月19日晚上,王先生拉着一卡车沙子来
7月15日,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云南省自然博物馆)正式挂牌,标志着澄江化石地保护和展示工作迈上新台阶。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曾艳;市委副书记李红,市委常委、副市长雷江平出席仪式并揭牌。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杨德聪主持揭牌仪式。随后召开的座谈会
中新网惠州5月19日电题:广东河源新发现距今1.82亿年的“菊石化石”中新网记者宋秀杰5月19日,记者跟随“沿着高速看中国(广东)”采访团走进广东河源恐龙博物馆,就获悉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2021年1月在河源市东源县双江镇距离万绿湖湖面15米的一处陡坡峭崖边碎石堆里发现了7块“菊
中新网福建上杭4月11日电(林斯乾杨国鑫)继去年11月在福建省上杭县龙翔村首次发现白垩纪晚期恐龙足迹群化石后,科考团队又发现了大量同时期恐龙足迹化石,分布密集,体型更大。据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生导师邢立达介绍,本次恐龙科考是去年科考工作的拓展,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和福
1500万年前的南酸枣长啥样?中、美古生物学者最近在福建漳浦发现一种1500万年前的南酸枣化石,不同于传统的化石形成方式,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了解到,中美研究团队此次共发现7枚“木乃伊”南酸枣果实化石,它们的形态结构与现代南酸枣基本相同。稍有不同的是,南酸枣是
据中新网江西萍乡消息,连日来,江西萍乡发现十余枚恐龙蛋化石引起广泛关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王强博士17日向记者表示,经初步鉴定,它们属于距今约9000万年的晚白垩世早期恐龙蛋化石。据公开资料显示,江西萍乡系中国华南地区非常重要的恐龙蛋化石产地之一。2002年
记者近日从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了解到,我国科研人员对广西隆安县娅怀洞遗址的研究取得重大成果,发现了距今16000年左右的墓葬和人头骨化石,以及稻属植硅体等包含旧、新石器时代不同时期的文化遗存。据悉,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等国家文物考古专家出席了汇
新华社昆明9月4日电(记者赵珮然)中国、美国、希腊和澳大利亚四国科学家共同研究确认,在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水塘坝社区发现了640万年前最接近金丝猴祖先的化石。这项成果形成的两篇论文近日发表在国际学术刊物《人类进化杂志》上。论文通讯作者之一、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人类学系
来自巴西古生物学博物馆等几个机构的考古学家8月13日宣布,他们在对2016年南极考察中带回的岩石标本进行研究后,发现了其中含有一种新型南极淡水小龙虾的化石。他们的这一发现发表在当天出版的《极地研究》杂志上。据巴西古生物学博物馆专家介绍,目前在世界各地考古中发现的淡水小
“鳞齿鱼生在淡水湖泊里、和恐龙同时代,最大可达两米左右,它的化石在此出土,证明幸福古村这里以前是一片湖泊。遗憾的是,它和恐龙等物种一起消亡,如今只能在化石上欣赏它的游姿了。”对于近日在丹棱县幸福古村发现的鱼化石,丹棱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动物学硕士伍宇翼不禁感慨。据
中新网南京8月3日电(杨颜慈)据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3日消息,该所与云南大学研究人员合作,新发现了一枚产自内蒙古乌达煤矿的蝎子化石,这是中国发现的第二枚古生代蝎子化石。研究团队将这枚保存较为完整且精致的蝎子化石归入始蝎属、未定种。截至目前,这是中国报道的第
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在陕西汉中市南郑区疥疙洞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的发掘中,出土了大量石制品、动物化石和人骨化石,这是秦岭地区首次发掘出土早期现代人化石及共生的小石片工业类型的石器。疥疙洞遗址位于梁山余脉、汉江右岸第三级阶地上,龙岗寺国家考
11月5日,据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官方披露,在该县关山乡红楼村发现了巨龙形类蜥脚类和新鸟臀类恐龙化石。这是继在永靖县境内发现的恐龙足印群化石、刘家峡黄河巨龙、炳灵大夏巨龙、大唐永靖龙化石后的又一重大发现。
新华社南京9月5日电(记者王珏玢)记者从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该所早期生命研究团队与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古生物学者合作,在中国三峡地区新发现一种生活在约5.5亿年前的爬虫化石。这是迄今确切已知最早的可以主动运动、身体分节且两侧对称的动物,类似现在的沙蚕、蜈蚣
本报昆明7月9日电(徐元锋、杨明)近日,哈佛大学、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研究机构的学者,在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太平街道办事处水塘坝社区,联合发现了距今600万年前的苏门答腊兔化石,为其寻找最早的祖先提供了新的线索。本次发现的长相奇特的兔子化
近日,中新网从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中科院研究团队通过对位于安徽省东至县的华龙洞进行连续5年的系统发掘,发现距今约30万年的古人类化石30余件,并研究揭示这一时期东亚大陆人类已经出现向早期现代人演化过渡的趋势,提供了东亚地区人类演化区域连续性以及从古老型人
化石医生妙手“复活”24米长恐龙本报记者带你了解化石发掘、修复、装架等科普知识,揭秘“化石医生”是如何工作的马门溪龙、峨眉龙……恐龙曾经是地球的霸主,在灭绝后留下了很多神秘故事和想象空间。通过对化石的精心修复,专家可以让这些远古生物重现在我们面前。4月22日是第50
中新社银川4月18日电(于翔胡耀荣杨迪)记者18日获悉,近日,宁夏地质局地质博物馆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组成的专家组,在灵武地区发现雷兽化石,此化石是在宁夏首次发现的古近纪始新世大型哺乳动物雷兽化石。专家组通过考察,除了采集到雷兽牙齿化石外,还采集到偶蹄类
新华社北京3月7日电(岳冉冉、张玺)我国科学家在青藏高原中部发现了一片距今2500万年的棕榈叶化石,根据对这一化石的研究,科学家推测出了青藏高原年轻时的模样,同时也将青藏高原中部的抬升史推后了至少约1000万年。该成果于北京时间7日凌晨发表在国际期刊《科学进展》上。该化石是中
3月1日,山西省太原市,古生物化石修复师吕波在山西地质博物馆修复择义王氏鳄化石。“85后”的吕波历时三年修复工作,将择义王氏鳄完整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择义王氏鳄生活于三叠纪中期(距今约两亿四千万年)。2018年,山西地质博物馆召开的古生物研究成果发布会上,“左云晋地甲龙”化石、
新华社南京2月19日电(记者王珏玢)记者从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由中国、澳大利亚、日本、新西兰、美国古生物学者组成的研究团队,在1亿年前的缅甸琥珀化石中,发现5枚与现代甲虫“撞脸”的远古昆虫标本。这5枚远古标本的形态与现代甲虫“子孙”几乎完全一致,也可以毫无障碍
本报北京2月18日电(记者常钦)近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对湖北南漳—远安动物群的深入研究中,首次发现了与现生鸭嘴兽具有相似捕食方式的海生爬行动物化石,这一发现对于研究现代海洋生态系统形成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南漳—远安动物群化石分布在湖北省南漳县和远安县两县交界
本报北京2月18日电(记者张蕾)中外科学家团队在韩国发现一件极为罕见的恐龙足迹化石,其细节对于理解极小型兽脚类恐龙的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该研究由韩国晋州国立教育大学科学教育部金景洙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邢立达副教授、美国科罗拉多大学足迹博物馆馆长马丁·洛克利教
原标题:最古老花朵化石在宁发现2018年12月,英国综合性学术期刊《eLife》发表了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专家领衔的中国、西班牙、澳大利亚三国学者组成团队的新发现——距今1.74亿年前绽放于侏罗纪早期的“南京花”。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花朵化石,此项成果将被子
中新网12月25日电据欧联网援引意大利欧联通讯社报道,近日,意大利考古学家在庞贝古城附近发现一套古代别墅,并在别墅马槽内发现一具古代马匹化石。专家估计,马的主人为古代权贵人士,马匹死亡时间至今近2000年。据报道,考古专家认为,庞贝古代马匹化石的发现,为探索和揭开庞贝古城别墅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