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阳泉市郊区如何打造“太行深处有人家”文旅品牌 

时间:2022-08-15 09:07 发布于:旅游频道编辑:A001  来源:阳泉日报

深耕文旅融合 赋能乡村振兴

——看郊区如何打造“太行深处有人家”文旅品牌

舁上文化旅游节、第四届刘备山文化旅游节、第十二届关公文化旅游节……今年疫情防控转入常态化后,郊区节庆活动接连上演,文旅市场逐步回暖;

在河底镇固庄村举办的省乡村振兴示范创建专题培训班上,郊区文化“三下乡”独具本地特色的演出,不仅丰富了学员的参训内容,也让参训人员看到了郊区的许多“美”,推广了郊区的文化和旅游资源;

郊区“唱响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农民歌手大赛中,120名农民歌手唱响了奋进新时代的赞歌;

……

今年以来,郊区通过举办节庆活动、农民歌手大赛、农民广场舞大赛,打造“百图看舁上”等网红景点,发布主题MV,开展文化下乡等活动进一步推动文旅融合,大力推介旅游文化资源,提高文化和旅游资源的利用率和产业附加值,进一步擦亮“太行深处有人家”文旅品牌。

文旅融合 提升核心竞争力

培育文旅融合品牌、创作本土特色文艺作品、开展主题节庆活动、打造“爆款”文旅产品……近年来,郊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14510”总体思路和部署,坚持全域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结合实际提出了“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融合”的发展思路,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通过多种举措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倾力打造“太行深处有人家”文旅品牌,让郊区文化“活”起来、乡村旅游“火”起来,助力乡村振兴,全方位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加强顶层设计,规划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方向与目标,是文旅融合发展的前提。我们举全区之力加强针对性、前瞻性调查研究,及时从中央、省、市相关会议精神特别是政策变化中找方向、找思路,从文旅融合的角度找着力点、突破口,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创新发展。”郊区副区长赵纪红说。

文化与旅游的互动,可以促进彼此产业链的增值,产生更多社会经济价值。通过文旅融合,郊区的文旅资源“走”出阳泉,更多人了解到了独特的文化,文旅融合也为产业发展赋能。

节庆活动有效助推了“太行深处有人家”文旅品牌在乡村落地生根。连续多年举办的桃林沟桃花节、山楂花艺术节、辛庄村河灯节等系列节庆活动,搭建起景区、重点乡村旅游示范点文旅推介平台,融合非遗民俗展演、技艺展示、产品展销,文旅消费成了新的增长点。西南舁“北七村”、桃林沟村、汉河沟村、南沟村、燕龛一条沟、辛庄村……一批乡村旅游点脱颖而出,成为乡村游知名“打卡地”,“太行深处有人家”文旅品牌也逐步深入人心。

郊区创新打造的“旅游+非遗”“旅游+美食”“旅游+民宿”等特色文旅融合主题活动,是农文旅融合的创新实践。在这种融合中,传统民俗、三义文化和乡村旅游有效结合、融会出新,不仅衍生出了许多新业态,也让当地的文化得到深入挖掘,“太行深处有人家”文旅品牌的影响力也在这些活动中得到提升。

“爆款”文旅产品,是丰富乡村旅游内涵的具体实践。近年来,郊区组织开展了民间艺术作品“线上”展、摄影诗词主题展、非遗作品展、农特产品展、乡村特色文化展等系列活动,全面展示文旅产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内涵和活力。举办“赏年画,过大年”联展,创作《射箭取地》情景剧,编创红色主题MV《将军》、廉政主题MV《清风拂面》,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集》《范子侠》《岳勇》等主题宣传册,地方特色文化在这些别具特色的“爆款”文旅产品中得到挖掘和深化。其中,“赏年画,过大年”联展得到了不同年龄段群众的关注、点赞,还获得了全省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奖。

文旅融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需要不断努力挖掘新的融合点,创造更多可能。为此,今年,郊区邀请了省级专家“把脉”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为加速文化旅游康养深度融合“开方”。

推介创新 文旅资源“火出圈”

打开“阳郊文旅”微信公众号,人们能看到许多视频:有疫情防控特殊时期的《云上游桃林》、有展现三义文化的《梦回千园》主题MV、有乡村旅游“网红打卡地”推介……这成为郊区推介文旅资源的“窗口”和载体。

7月29日,郊区红色文化主题MV《将军》发布。这首以范子侠将军的事迹为题材创作的主题MV一推出,就得到了许多人的点赞分享。这是今年郊区创作的第二首主题MV。

酒香也怕巷子深,美景也需吆喝声。创作主题MV是郊区“吆喝”的方式之一。为了更好地推介文化旅游资源,郊区编制了《乡村旅游宣传推介方案》,设计制作“太行深处有人家”文旅主题标志,推出主题宣传片《一路精彩,畅游郊区》,发布“三义文化”系列主题MV《刘备山》《关王》和《梦回千园》。在“太行深处有人家·阳泉市乡村旅游郊区行”乡村旅游发展论坛暨“太行有好货”特色产品展销会、省旅发大会阳泉分会场和“中共创建第一城杯·我眼中的阳泉”全国大学生微电影邀请赛启动仪式上,郊区推出了原创大型迓鼓表演《百媚千“郊”,闲情逸“区”》《鼓舞盛世》,展演了八音会、背阁、社火架子等独具特色民俗,现场演示了剪纸、刺绣、面塑等非遗文化。这些精彩展示,让人们循着故事来、带着故事走,文旅品牌的融合性、独特性和地域性得到放大。

“走出去”让“太行深处有人家”文旅品牌精彩“出圈”。去年7月,“太行深处有人家”文旅推介暨观摩交流活动“走”进太原古县城。郊区的特色非遗产品、农特产品在活动现场进行集中展销,乡村旅游示范点、文创企业、主要景区负责人在太原古县城观摩“取经”。郊区与太原市晋源区“牵手”合作,促进了两地文旅产业共融共赢。

创新宣传模式,是郊区提升“太行深处有人家”文旅品牌影响力的举措之一。开通“阳郊文旅”视频号和抖音号,充分借力媒体平台,彰显郊区文旅魅力。去年以来,中央、省级、市级主流媒体关注郊区文旅产业发展,刊发了大量的报道,助力郊区讲好“诗和远方”的故事。纪录片《珐华梦》、宣传片《一路精彩,畅游郊区》《让文物说话,让历史发声》等一批高质量的外宣作品为郊区文旅融合“加分添彩”。其中,3件作品分别荣获2021年山西省群众文艺作品创作一、二、三等奖。

此外,郊区不断丰富“线下”宣传,在重要时间节点和大型活动现场,通过“网红”“名人”现场推介乡村文化旅游,打造“网红打卡地”,让乡村旅游村“火出圈”,带动旅游消费,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百图看舁上”是西南舁乡新打造的一条“网红”路。这条路连接东林尖、咀子上,被当地人称为“拾光小路”。为了将这两个乡村的景点串成线、连成片,他们在这条小路布置了文化诗词大赛中选手创作的诗歌和摄影图片展,让游人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感受舁上文化的独特魅力。

精准破题 为产业注入活力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我们必须‘一盘棋’统筹、多节点突破,为产业注入活力,多措并举推进文旅融合。随着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加速升级,旅游产业迎来了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我们要做好服务,尽可能推动文旅产业发展。”郊区文旅局局长高金说。

今年初,旅游产业受到了疫情影响。为促进文旅行业恢复发展,做好文旅企业纾困政策落实,推进企业创新发展,郊区出台了《文化旅游领域入企服务工作方案》。郊区文旅局编制了《企业纾困政策资料汇编》,并到文化企业、旅游企业、“太行人家”开展入企服务,了解大家的困难。利用信息灵通、专业知识丰富等优势,郊区文旅局帮助企业切实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助力旅游产业复苏。在入企服务中,郊区文旅局工作人员还充分了解大家的所思所盼,梳理出资金筹措、文创产品开发、政策支持、人才引进等方面的9个问题、7条建议,并以问题为导向逐步破解发展困局。

盛夏是旅游旺季。为了再次掀起旅游高潮,郊区创新推出了“唱响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农民歌手大赛,农民歌手一展歌喉,唱出乡村振兴好声音。各乡镇赛区的初赛中,有的选在乡村旅游村为当地增加人气,有的展示颇具乡土味的传统节目为比赛助兴,还有许多群众自发参演节目……比赛不仅让村里增加了人气,还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文旅融合发展中,彰显旅游业的文化元素,有利于克服旅游产品同质化等问题。郊区通过挖掘文化内涵,走差异化、品牌化发展的路子,把更多文化内容、文化符号注入景区景点,讲好“有意义”“有意思”的故事,让文化推动旅游品质提升、旅游促进文化广泛传播。

眼下,一批不断丰富“旅游+”的文旅产业项目正在有序推进。文化产业园区一期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顺利推进,建成后将形成集展示、体验、研发、销售、旅游休闲为一体的文化地标;西南舁“北七村”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留住乡愁的荫营古镇建设接近尾声……一批项目的快速推进,为“太行深处有人家”品牌的深化增添了新动能。

“我们将加快旅游资源的整合优化,促进区域旅游协同发展、错位发展、联动发展,努力把分散的旅游资源串成线、集成团、连成片,实现全景式展现、全时化服务、全业态发展。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旅游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们一定会把握好新的历史机遇,做好文旅融合、做强乡村旅游,赋能乡村振兴。”赵纪红说。(任继萍)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