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做好水利文物保护利用传承 

时间:2022-08-08 09:31 发布于:文物频道编辑:A001  来源:中国都市文化界网

近日,永嘉县水利学会组织浙江华策工程设计集团、宜兴金陵文物保护研究所等单位文保专家前往岩坦镇溪口村,谋划李氏大屋净水池文物保护、利用、传承工作。

李氏大屋始建于明代,是浙江省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永嘉溪口村民在清理李氏大屋房基时,发现五个大小不一、排列有序的水池,外观类似于澡堂池。经过温州市文物考古所会同有关专家发掘考证,认定其为明代晚期的水处理净化池,已有400多年历史,对照目前国内的考古资料,是国内发现最早的水处理净化工程。

水池的用水是用陶制水管从距村七八百米远的山麓引入,五个水池排列有序,相互之间有高度差,各池之间的水通过溢流的方式传递。其中1号池用于沉淀水中的泥沙;2号池可能是用于加明矾之类的混凝剂进行净化的;3号池池底平坦、面积最大,是用于水的再次沉淀的,同时可以提供生活用水;4号池底部铺设讲究,储存的水用于饮用;5号池则是用来洗涤物品的。5个大小不同的水池各有功能,可以将引来的山水进行沉淀、净化,为居民提供优质饮用水。同时,将饮用水与生活用水分开,非常讲究。这一发现反映了当地先民具有超前的环保意识和卫生习惯。净水池的发现为研究古代水处理工艺和建筑工程技术提供了重要资料,进一步反映了古代水处理技术水平。

文保专家考虑李氏大屋是考究明代居民生活方式的“活化石”,具有科学价值、艺术价值、社会价值。通过对李氏大屋布局、做工的研究,可以了解楠溪江古民居的地方特色。下一步,宜兴金陵文物保护研究所将积极对接省文保部门,联合文保部门共同协作,对李氏大屋结合净水池进行综合保护利用,传承水利文化。

据悉,永嘉县岩坦镇溪口村李氏大屋净水池保护工程已列为浙江省“十四五”水文化建设重点项目,计划于2023年完成。(永嘉县水利局 郑建武 盛明)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