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向星一一借电商平台助力非遗漂洋过海 

时间:2022-08-02 08:43 发布于:人物频道编辑:A001  来源:中国都市文化界网

栗向星 借电商平台助力非遗漂洋过海

6月11日,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陕西省主场活动启动仪式上,京东、美团、快手、抖音等电商平台与省内非遗企业、非遗工坊代表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希望通过电商这种日益繁盛、普及的方式助推非遗产品走进千家万户,走进人民生活。这一天,栗向星带着“中国好物”非遗及文创跨境电商平台——一个志在拓展海外中国文化市场、助力非遗文化和产品“出海”的陕西自有电商平台,首次出现在大众视野中。

在网络电商兴起之时,栗向星和他的团队就开始深耕跨境电商领域,在把多种品类的轻工业产品销往海内外的同时,积累了丰富的海外销售经验。2021年,当首次以视频带货的形式向海外推广及销售非遗文创产品小有成果后,栗向星看到了非遗“出海”的巨大商机。凭借多年的互联网平台运营管理经验和海外市场销售实践,经过团队多次商讨研判后,一个大胆的想法逐渐成形。

栗向星和他的团队开始着手对海外市场需求和客户喜好进行测试。在近30个账号的投放测试和数据统计对比中,投放核雕、刺绣、泥塑等具有典型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产品的账号,单日“粉丝”增长量都在千人以上,“吸粉”速度远高于投放普通轻工业产品的账号。“粉丝”以欧美国家和亚洲国家观众居多,半个月的视频播放量就高达280万。

经过近半年的数据收集和市场分析,栗向星对非遗产品海外电商这片蓝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海外短视频电商直播市场在平台、支付、大数据等模块,都远落后于国内电商市场;海外市场客户对具有典型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产品需求量大,却没有适合其消费习惯的便捷购买渠道;因为文化差异,国内常见的视频及直播带货模式不能完全照搬用于海外市场,那些通过展示非遗产品生产制作过程来体现东方古典文化精髓和匠心技艺传承的内容更受海外消费者喜爱;受语言因素的影响,主播还需具备相当的外语能力方可更加准确、生动地诠释中国的非遗技艺及其历史文化内涵。

在国内电商市场已经细分得非常专业的时候,海外电商市场急缺优质内容的生产者。怎样将非遗传承人、非遗企业变成优质内容生产者,将非遗及文创产品销往海外,助推非遗产品走出国门,传播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全国首个专业非物质文化遗产跨境电商平台——“中国好物”应运而生。

今年二季度,“中国好物”非遗及文创跨境电商项目正式落户西安高新区,并开始为签约客户进行品牌包装设计、数据分析和运营模式的培训指导,帮助非遗传承人、非遗企业工坊的产品获得精准投放与高曝光,为上架产品制定专属品类标准,解决传统非遗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品牌议价能力低的问题。目前,“中国好物”已签约多家企业,首场非遗直播带货也将于近日正式面向海外市场推出。

“通常,提到跨境商品时人们大多会想到海外进口商品,很少会想到非遗产品也可以销向海外。发挥我们的运营管理优势和陕西非遗资源优势,打造全国首个非遗跨境电商平台,对于促进陕西省非遗资源市场化转变、加快非遗产业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在位于西安高新区的“中国好物”直播间里,栗向星告诉记者,“未来,我们将把‘中国好物’打造成非遗产品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专业平台,立足陕西,面向全国,走向世界,让更多优秀的文化产品在海外落地,让中国文化走得更远、深入人心。”

节选自陕西日报 记者 柏桦文/图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