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首届残疾人“非遗课堂”开班 

时间:2022-07-21 08:51 发布于:遗产频道编辑:A001  来源:绵阳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

传承非遗 助力就业

——绵阳市首届残疾人“非遗课堂”开班

7月20日上午,由绵阳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举办的残疾人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能培训班开班。全市近30名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参加培训。

本期培训班开设毛笔制作、草编工艺两项课程,聘请长期从事毛笔制作、草编工艺的非遗传承人授课,分现场讲授、实际操作和创业拓展培训,每周星期三、星期四在51C+残疾人双创空间开课,培训期为5天。培训班参训学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对应的课程学习,在完成学习后,将根据学习情况,选拔出优秀学员进行进一步的提升培训,同时,对残疾人制作合格产品进行订单回购,让残疾人实现就业增收。

开班仪式上,市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简文峰表示,2022年是全国就业宣传年,开展残疾人非遗培训是市残联就业宣传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在推动非遗技能培训与残疾人就业有机结合的重要探索,对解决残疾人生存和就业,对弘扬传承民族文化与保护,改善残疾人生活品质,增强残疾人社会融入有着积极意义。他希望通过这样的培训活动,挖掘一批人才,培育一批优秀的残疾人非遗传承队伍,让他们了解非遗,参与到非遗中来,掌握一门非遗技能,为今后的就业提供更多的方向。

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就业培训工作负责人于滔就本期培训班提出要求,一是要认真学习,珍惜机会,沉得下来,学得进去,学以致用,全面提升技能素质。二是要遵守纪律,发扬自尊自强自立自爱精神,刻苦学习,以优异成绩回报社会。三是要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人员做好相关防控措施和防控预案。

开班仪式后,老师按照课程安排给学员授课,学员们纷纷表示,此次非遗培训班非常有趣,不仅是一个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而且拓展了自己的视野,他们将好好珍惜这次学习机会,认真学习,不断提升自身技能水平。(绵阳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