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玑巷人南迁传说入选省级“非遗”名录
珠玑巷人南迁传说入选省级“非遗”名录 体现开拓进取、不畏艰难、勇于担当、团结协作的精神
江门日报讯 (文/图 记者/胡晴晴 通讯员/何伟雄) 近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公布广东省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蓬江区“非遗”项目珠玑巷人南迁传说(珠玑巷移民落籍良溪传说)正式入选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珠玑巷人南迁传说(珠玑巷移民落籍良溪传说),主要以粤语为载体口头传承,讲述了南宋度宗咸淳年间(1265—1274年)罗贵带领南雄府广昌县牛田坊珠玑巷36姓97户,跋山涉水,历尽艰辛,落户冈州蓢底(即如今的棠下镇良溪村)的故事。如今的良溪村,仍然保存有许多与罗贵有关的较完整的历史文物,如罗贵墓、罗氏大宗祠等。
据棠下镇文体服务中心主任蒙胜福介绍,南雄珠玑巷是第一个南迁集结地,因发现早而闻名于世;而良溪村却“养在深闺人未识”,直至2006年才受到岭南移民史专家关注。他们提出了“北珠玑,南良溪”的中原南迁标志性格局,也让中原人南迁并扩散到珠三角乃至海外的过程,有了一个清晰的发展脉络。
今时今日的良溪古村,峰峦挹翠,沃野平畴,不少民居依然保有明清风格元素。宗祠的门楣悬挂着“罗氏大宗祠”横匾;两边的“珠玑留厚泽,蓢底肇鸿基”对联,点出了良溪罗姓始祖罗贵南迁始点与落籍终点。
明代大儒陈白沙先生为良溪《罗氏族谱》写的序言中就有“百粤之罗,多出琴轩贵翁之九子也”的表述。“足见明代中期,罗贵的后裔已遍居两广了。清代康熙至乾隆时期,良溪乡人更是越洋到海外谋生。如今,遍布世界的罗氏族人,若聚在一起应该不在少数。”蒙胜福说。
区文化馆有关负责人表示,罗贵率珠玑巷人南迁,体现了开拓进取、不畏艰难、勇于担当、团结协作的精神,与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精神是相吻合的,也是社会各时期发展所需要的精神,与勇于改革创新的主流精神具有共通性。
“接下来,我们将依托良溪古村,深挖广府人移民文化遗产,计划打造广府文化公园,讲好广府人故事。”该负责人表示,蓬江区将积极探索文物活化利用路径,充分利用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蓬江区博物馆等载体,推进文物展览与国内外知名展馆交流,多渠道、多形式宣传侨乡文化,打造五邑华侨史、名人史展览品牌。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