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文物局发刊讲好河北故事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也是我国现代考古学诞生一百周年。河北省文物局围绕“建党百年”和“考古百年”,立足全省考古和革命文物重点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不凡成绩。为及时总结经验,扩大河北文物宣传影响力,年终岁首之时,省文物局以“两个百年”为主题,连续在中国文物报推出2期共3个专版,图文并茂,大力宣传河北文物工作,讲好河北故事,增强文化自信,提高河北的美誉度。
河北是革命文物大省,已登记不可移动革命文物1800余处(含参照革命文物管理的遗存遗迹),可移动革命文物26000余件/套。涵盖以李大钊故居、布里留法工艺学校旧址、育德中学旧址为代表的五四运动时期,以晋察冀边区、晋冀鲁豫边区以及喜峰口长城抗战等旧址为代表的抗日战争时期,以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及华北人民政府、华北局城工部为代表的解放战争时期,以塞罕坝精神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这些广泛分布在河北大地上的革命文物,价值高、影响大、内容丰富、类型多样。
《强基固本促传承弘扬 红色文物书时代篇章——河北庆建党百年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回眸》,以一个版面的篇幅,从抓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加强立法;抓协调联动,凝心聚力,开展河北省革命文物等红色资源保护检察公益诉讼专项行动,推行革命文物建筑消防安全集中提醒谈话;抓基础建设,筑牢根本;实施革命旧址行动计划,加强红色文化传播影响;抓创新传承,与时俱进,红色文化进校园,打造革命文物传播展示精品等5个方面对河北革命文物工作做了盘点。
河北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着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从二十世纪20年代泥河湾等地考古工作开始,河北几代考古人沐风栉雨,砥砺前行,发现了大量古文化遗存,为探索人类起源、农业起源、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发展、中国早期国家诞生、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等重大学术课题提供了实证。《百年考古结硕果 薪火相传谱华章》以2个版的篇幅,从距今200万年前的泥河湾旧石器时代、以磁山遗址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夏商周,一直到唐宋元考古,对百年来河北考古事业取得的丰硕成果进行回顾,为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文明细节,活化了历史场景,做出了重要贡献。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