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徽商故里的程大位珠算法 

时间:2022-02-23 09:11 发布于:遗产频道编辑:A001  来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

非遗带你游安徽

传承徽商故里的程大位珠算法

“讲好徽风皖韵故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与安徽广播电视台经济广播、交通广播联合推出“听故事、游安徽”系列之一“非遗带你游安徽”,与您一起穿越历史看精彩。

一道美食,芳香肆意,回味无穷;

一栋建筑,雕刻精细,别具一格;

一段戏曲,动人心弦,源远流长。

今天我们将带您欣赏《传承徽商故里的程大位珠算法》。

在以程大位的名字命名的黄山市屯溪大位小学,一场别开生面的计算比赛正在进行。程大位珠算法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汪素秋老师,正在快速报出一组四位数字的加减运算题,讲台下的小朋友们小手上下翻飞,快速地拨着算盘,这边老师话音刚落,那边不少八九岁的孩子已报出准确答案。

珠算是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它以简便的计算工具和独特的数理内涵,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和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起源于徽商故里安徽古徽州的程大位珠算法是中国珠算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程大位珠算博物馆馆长杨敏说:

程大位先生他就是一个典型的徽商,他是20岁到40岁的时候在外经商的,在他在外经商的时候,就发现了当时我们中国算法不太统一,算法运用的不方便,他40岁回到徽州以后,就是现在的黄山市,潜心钻研,把全国的珠算结合在一起,统一了现在的算法口诀,给大家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出生于商人家庭,20岁起外出经商的明代休宁人程大位成为中国珠算史上的集大成者,历经20年,于明万历20年(1592)完成《直指算法统宗》17卷。而随后,为了进一步推动珠算在民间的运用,他又开始致力于《算法统宗》及其简明通俗本《算法纂要》的编纂,程大位珠算法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汪素秋老师介绍说:

他觉得老百姓在生活当中买米买油等等都需要用到“算”,所以他就在《算法统宗》编撰完之后,又花了几年的时间,把它进行了一些删减,变成了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就叫《算法纂要》,编完之后他就自己花钱把它印刷出来,分发给身边的这些老百姓,可以说他对珠算法在民间的普及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

《直指算法统宗》及《算法纂要》极大促进了民间珠算的普及。明末至清初、两本书先后传入朝鲜、日本、东南亚各地和欧洲,流传广泛,在世界科技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和价值。“程大位珠算法”作为一门流传五百年的珠算方法,于2008年6月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百名师生加百子

在现代信息技术时代,珠算计算功能已经居于次要位置。常人说起珠算,总会有种与时代脱节之感,珠算的光辉年代似乎已经渐行渐远。但是在程大位的故乡——黄山市屯溪区,程大位珠算法却得到了创新性地传承,其启智功能不断被挖掘,广泛地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程大位珠算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汪素秋老师居家给孩子们上网课期间,发现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数学里的人民币换算、长度单位换算等概念,隔着冷冰冰的屏幕说起来,极其困难,孩子们听了半天都还是似懂非懂。如何破解难题?于是她想到了将其与算盘珠联系在一起:

我就在算盘的框下面贴上圆角分,来帮助孩子通过动手拨一拨,比如说在“分”这一档,拨了九颗珠子,再拨一颗不够了,因为算盘呢就是一上四下,每一档只能拨九,再加一颗就得满十进一。这样的孩子们通过动手去拨,他就发现10分就是1角,10角就是1元,这样他们就理解的很透彻。

改良让小学数学教学有了好的效果,汪素秋更有劲了,她继续深入思考,将改良进行到底。现如今,汪素秋改良后的珠算盘,有了更多的教学功能。算盘横梁上增添了整数计数单位十万、百万……亿,并标清个级、万级、亿级;还在算盘底部新增了人民币单位、长度单位的活动磁条,帮助学生学习人民币、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及换算。汪素秋说:

我的这面算盘在我们安徽省老师教具比赛当中获得了一等奖,同时还获得了两项国家级专利。

学珠算,爱珠算,在黄山市屯溪区,珠心算兴趣班和特长班不仅仅开设在以程大位的名字命名的大位小学,而且也被广泛开设在其它的小学及社会机构,成为孩子们启智的好帮手。

在黄山市屯溪区内,还有一道靓丽的风景,两进三间砖木结构二层楼房,马头墙、小青瓦,典型的明代徽州民居建筑,参观之人络绎不绝,这就是程大位珠算博物馆。馆长杨敏告诉我们:

我们博物馆参观的人群很广,从小学生到年轻的,到中年人,到老年人。正常的就是年份的话,我们这边大概一年博物馆接待的人数可能在15000-20000人这样子,这两年因为疫情的原因,可能人数就相对来说少一些,但是我们现在也经常要举办一些珠算文化走进社区、走进校园、走进乡村的活动,就是把珠算文化全面的推广,让社区的一些人,还有一些农村的老百姓,让大家,让更多的人去了解这个珠算,中国的珠算文化。

黄山市用一步一步扎实的行动,建立起国家、省、市级完整的三级传承人体系,通过建设场馆、学术交流、珠心算比赛、师资培训等活动,推广普及珠心算教育,让非遗程大位珠算法从“没落”转向薪火相传。汪素秋认为:

我觉得作为传承人,我们不仅仅是要保留它已有的这种功能,我觉得我们还应该更多地去进行创新,赋予它更多新时代的一些价值,赢得别人的认可,这样子我们传承的力度才会越来越大。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