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灶台开火仪式在河庄小学隆重举行 

时间:2022-01-12 21:03 发布于:遗产频道编辑:A001  来源:中国都市文化界网

诗意南沙薪火传非遗

暖意学堂耕学承文化

——南沙学堂钱塘风物研习所暨土灶台开火仪式

红灯高挂学堂,诗意暖意校园。

为进一步拓宽学习场景,增加体验空间,学校统筹资源自主开辟劳动教育场所,1月12日,诗意南沙薪火传非遗,暖意学堂耕学承文化——南沙学堂钱塘风物研习所暨土灶台开火仪式在河庄小学隆重举行。教育局局长钱晓华、文思小学校长吕建生、下沙二小校长陶惠芬、区摄影家协会、学校先生、各班家委和孩子、钱江晚报、钱塘新区报等媒体记者参加了本次活动。

钱塘风物承耕读

在钱塘风物研习所成立仪式上,校长钱志祥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热情欢迎嘉宾们的到来,并向大家介绍了成立钱塘风物研习所的目的。此外,他特别感谢了家长们对学堂工作的大力支持。他提出学堂将建立专门的微型博物馆,来珍藏这些老物件,将他们传承下去,讲好南沙故事,让河庄小学的每个学子都能在这些老物件身上习得耕读文化的精髓。

校家委会主任高波感谢学校组织此次有意义的活动,让家长们可以重温以前流逝的时光,在一方灶台间,感受家庭的温度,乡土的气息。

随后,在热烈的掌声中,钱志祥校长宣布南沙学堂钱塘风物研习所成立暨土灶台开火仪式正式开始。

南沙薪火传非遗

伴着熊熊的炉火、袅袅的炊烟,学堂土灶开火仪式正式开始。在学堂土灶活动区一下子热闹起来了。

今天,学生们是主场。围裙、帽子、袖套,装备齐全;锅碗瓢盆,一应俱全。男生们生火搬柴、掌勺开锅;女生们洗菜切菜,布置场地。爸爸妈妈们,在一旁做着指导工作。洗切蒸煮,煎炒烹炸,大家分工合作,忙得不亦乐乎。

钱塘三鲜、白鲞拼鸡、糖醋排骨……百味千碗,寻味钱塘。不一会,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佳肴上桌了,在优美的《南沙谣》中,大家围坐在一起,在品尝劳动成果的同时,家长们也给孩子们讲起了沙地的故事。

老物件里讲故事

新时代与老物件的碰撞,享幸福与继传统的共融。河庄小学为将传统非遗文化和物质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优势,全校师生向学校捐献了近百件钱塘老物件。

在老师们带领下,学生们来到风物研习所参观学习。老物件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他们。

童手泼墨迎新年

学堂味,南沙情,童手写福迎新年;辛丑年,共憧憬,童味开启学堂味。活动仪式上,河庄小学的老师和孩子们现场挥毫泼墨,齐心创作。隶书的有折无转、楷书的齐而不拘、草书的笔画连绵、行书的悠游流转、篆书的挺遒圆润。

一副副南沙学堂味道的对联,一张张书香墨香喜庆的福字展现在大家面前。在汉字的线条美与结构美之中传递出了浓郁的新春祝福,春联、福字赠送给嘉宾、先生和学子。

传承中华传统非遗文化,岁月更迭,当新时代的教育乐章在这片文脉绵延的土地上奏响、回旋时,南沙学堂将秉承百年办学积淀的优良传统,以更新的理念、更阔的视野、更高的标准、更强的力度,更丰厚的底蕴、展现学校生机。

杭州市钱塘区河庄小学德育处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