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正定民间花会表演绝活非遗高照中幡 

时间:2022-01-10 08:36 发布于:遗产频道编辑:A001  来源:中国都市文化界网

高照又名“中幡”

2008年6月

正定高照(中幡)成功入选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一批扩展名录

是石家庄正定县民间花会表演的一个有代表性的重要项目,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

高照,不但名字美好、表演好看,就连每一道制作工序都寓意欢乐吉祥。五蓬花伞代表着民众对五谷丰登的向往;绣球、角旗是圆满幸福的象征;幡衣则表示万事如意……

正定新城铺镇的高照是最具代表性的。该镇南距正定县城约30公里,北靠新乐市,地势平坦,农田肥沃,曾是两千多年前的古鲜虞国的国都。

据说,古代皇帝出行时都有盛大的仪仗队,其中幡旗必不可少,打举幡旗的人在闲暇中练就了一身绝活,后来这手绝活就在正定村民们中间沿习。名为“高照”,就是因为给皇帝打旗,讲究“吉星高照”的意思。

高照所用道具主要是粗大竹料,长短、粗壮不一,最重的达72公斤。表演前用龙凤小旗缠绕竹竿,上竖两把花伞,竿顶插十支雉鸡翎作为装饰。高照主要在传统节日和喜庆农闲之时表演,演出时一般由几个汉子轮流上场,表演者用竹竿在身上做出各种动作,主要套路包括托塔、盘肘、二踢脚、双武花、单武花、旱地拔葱、孙猴背剑、二郎担山、老虎大撅尾、跨篮等。表演时有鼓、乐、锣伴奏,还有彩旗、竹幡助威。其动作灵活多变,扣人心弦。

高照给观众带来欢乐的背后,却是舞者艰辛的付出。高照技艺性强、危险性大的特点,导致了后继乏人的现状,这也让正定高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郭建兵充满了忧虑。身体素质要求高,表演收入低等问题,对训练者有着极大的挑战,能坚持下来的人并不多。

高照是正定民间花会表演的一个有代表性的重要项目,在百余年的实践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它在当年的群众文化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并有以下主要价值:

一)实用价值。高照的表演喜庆欢快,惊险刺激,当地农民群众十分喜爱。它在传统节日、喜庆大事中都要进行表演,广大群众或参与、或围观,丰富了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艺术价值。高照的表演,在百余年的实践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它有着多套套路动作,具有较强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研究、整理这项技艺,对中国杂技及其他表演艺术有参考和借鉴作用。

即便困难再多,将传承高照作为一生事业的郭建兵,依旧不断地找寻接班人、外出展演、研究创新,因为他坚信,老祖宗留下的这宝贝不会到他这里消亡,高照背后所蕴含的民族精神也会代代传承下去。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