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安县第二中学东校区开设特色非遗课程 

时间:2022-01-07 13:37 发布于:教育频道编辑:A001  来源:文旅成安

近日,成安县第二中学东校区(漳河店校区),为了更好地落实学生“双减” 工作,减轻学生负担,丰富学生在校生活,开设特色课程,借助地理优势,将具有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长洪拳”项目,以非遗进校园的形式,进入校园,成为学校的特色课程,在校园内进行理论与动作实践教学,大大的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趣与爱好。

学生们通过学习和练习长洪拳,不仅减轻了学习压力,缓解了紧张的气氛,同时又锻炼了身体,强健了体魄,还传承发扬了传统文化。

“长洪拳”是从清朝年间,一位武林高人途经成安县漳河店镇吴家疃村时,传给吴家疃村侯老明,出师后的侯老明将长洪拳,传给了漳河店村王氏家族中的至亲王老会,从此长洪拳就扎根在漳河店村王氏家中,传承至今约180多年,传世八代,传说二郎神曾是此拳创始者,所以代代以贡奉敬拜二郎神为祖师。2012年入选我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长洪拳”第六代传承人王绍廷,2015年荣获河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从小就喜爱武术,并跟随爷爷学习“长洪拳”,继承祖业,将长洪拳完整的保留了下来,并将“长洪拳”传给自幼喜爱武术的两个儿子王俊勇、王俊杰,而从小在父亲教导下长大的长子王俊勇与父亲齐心协力,筹资创办学校,建设长洪拳传承基地,广收门徒,不仅将长洪拳教授给广收的门徒,还将长洪拳的武术精华与传统技艺,传授给从小喜爱武术的两个孩子王晨耀、王晨扬,使长洪拳技艺代代传承延续。

此次活动,既丰富了“双减”政策后的校园文化生活,又促进了非遗传承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融合,此后,我们将陆续在各个学校开展皮影戏,剪纸,长洪拳等非遗项目走进校园,让学生近距离的接触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提升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让孩子们亲身感受到非遗的魅力,从而喜爱非遗文化,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的文化传承。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