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确立首批8个非遗传承基地
1月4日,我们从市文旅广体局了解到,湘潭市首批8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传习所)正式确立。
这次确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传习所)分布在全市5个县(市)区,涉及1个国家级非遗项目巫家拳,6个省级非遗项目花鼓戏(长沙花鼓戏)、纸影戏影偶制作技艺、打油鼓、龙舞(湘潭火龙)、非遗研学传承(韶山山歌、毛氏菜制作技艺等)、石鼓油纸(布)伞制作工艺,1个市级非遗项目虞唐高跷。
这8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传习所)分别是湘潭市巫家拳协会、湘潭市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湘潭升平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湘潭市油鼓民俗艺术中心、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韶山圣地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湘潭宇昌工艺伞业股份有限公司、湘乡市中鑫培训学校有限公司,目前已完成面向社会的公示阶段。
为了进一步推动湘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早在2021年11月22日,市文旅广体局就出台了《湘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传习所)认定与管理办法(试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传习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教授的机构和平台,由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开展教、帮、带、传活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播、传承和弘扬。
其中涉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传习所)分为生产型、专业型、普及型等三类,生产型适用产业化模式操作的传承基地(传习所)、专业型适用培养专门人才的传承基地(传习所)、普及型适用以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知识为目的的传承基地(传习所)。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