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双文书法艺术 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时间:2021-12-03 15:55 发布于:遗产频道编辑:A001  来源:天津市河北区融媒中心

由河北区政协委员、满汉双文书写艺术第四代传承人叶赫那拉·振海创办的天津市第一个“非遗满汉双文工作室”,日前在河北区光复道街北岸华庭社区挂牌成立。

中国史学会理事、市政协文史委副主任罗澍(shù)伟就满族语言文字的渊源、特点、历史贡献以及满文书法艺术的有关知识,为来宾做了生动详实的讲解。

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著名作家李治邦介绍了满汉双文书写艺术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的有关情况。

民盟天津市委、天津市满族文化专业委员会、部分非遗项目传人、文创企业的负责人以及孙国胜、刘新尧、佟允上等书画名家参加揭牌仪式和书画笔会活动。

“满汉双文”源于清代,是一种满、汉两种文字并用的书写格体,以便于不同民族的官员听政议政,后逐渐发展为民族特色鲜明、世代传承有序的宫殿匾额文化,为促进文化融合、增进民族团结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区政协文史委成员,叶赫那拉·振海长期致力于抢救恢复濒临失传的满汉双文书写艺术,并带动自己的女儿、外孙女,三代人共同努力。工作室成立后,将定期举办知识讲座、学术交流和书画笔会等活动,为保护中华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1
3